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的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制作队伍:信息工程学院06电信四班第八组1945年8月,历经艰难困苦的中国抗日战争终获胜利,从而为中国政治局势的演进打开了新的局面。然而,抗日战争的胜利,亦使过往八年建立在一致对外、共同御侮、挽救民族危亡、维护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国内各党派政治力量的大团结面临分化之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一、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二、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三、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抗战胜利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建立独立、民主、富强、自由的新中国。长期坚持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蒋介石集团,在国际反动派的支持下,加紧准备大规模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继续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是中国社会的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他们主张继续实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坚持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全面内战爆发前,在军事力量的对比上,国民党大大超过其对手中共。国民党军总兵力约为430万人,其中陆军200万人,特种兵36万人,非正规部队74万人,空军16万人,海军3万人,后勤、机关和院校101万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情况民族资产阶级及其建国方案 民族资产阶级是指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系较少的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其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力量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特点 在抗战胜利后中国的现实环境中,中间党派对于国内外形势尤其是中国国内形势的看法。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理论上,他们对西式和苏式制度的本质及其优劣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以为西式民主加苏式计划经济,就可为政治民主和经济平等搭上过桥,这只能说是空想。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课件PPT(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