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甜3号以自选系B871(Sul)为母本,自选系509(SulS)为父本杂交育成。1994年12月通过审定。出苗到采收青穗约80天。全株18片叶。株高约228厘米,穗位80厘米。花药和雌穗花柱均为黄绿色。果穗筒型,长19厘米,每穗14~16行,穗轴白色。鲜籽粒淡黄色,鲜百粒重31克,%。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抗倒伏。每公顷青穗产量13090千克,。茎叶产量3万~,%。种植中设隔离区,也可进行时间隔离,以提高产品质量;4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皆宜:每公顷保苗5万株;种肥用磷酸二铵,每公顷150~230千克,结合中耕用硝铵350~450千克做追肥;抽丝后22至26天采收青穗。适于长春、松原、白城、通化、吉林、四平等地种植。二、沈农甜单1号是沈阳农业大学育成的白粒甜玉米杂交种。在沈阳地区全生育期为95~97天,鲜穗采收期为75~77天。幼苗叶鞘紫色,苗壮,拱土力强。分蘖力强。植株可见叶12片,叶片宽厚,叶色浓绿。株高195厘米左右,穗位高约67厘米。雄穗发达,颖浅紫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花柱淡粉色。有双穗性,双穗吐丝近100%,但不属于多穗类型。果穗近筒型,苞叶较长,顶部有小箭叶。鲜穗长17~20厘米,,轴白色,行列整齐,无秃尖。粒大,饱满,白色。平均净穗重200~250克。适于密植,在肥水较好的条件下,亩产鲜穗7%左右,%,蛋白质、氨基酸总量都高于普通玉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较抗大、小斑病。灌浆期高抗金龟子。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播种时一次施入。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甜玉米品质和产量;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为确保籽粒品质,应与普通玉米和其他甜玉米至少有5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授粉后18~20天是最佳采收期。该品种适应性较广。宜在辽宁省及条件类似地区种植。三、沈甜2号沈阳农业大学于1990年以沈农甜9391为母本,沈农甜9318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种。199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全生育期约90天,出苗至采收鲜穗需75天。幼苗芽鞘绿色,叶片浅黄色。株高约180厘米。雄穗分枝8个左右,颖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大。雌穗苞叶长,带有小箭叶。果穗长筒型,长约19厘米,,轴白色,平均穗行数14行,每行约35粒。籽粒金黄色,单穗粒重200~250克。%,%,%。鲜食具有甜、粘、嫩、香的特点,适口性好。根系发达,不倒伏。不早衰。较抗大、小斑病和黑穗病。灌浆期高抗金龟子和鸟害。在1993~1994年生产性试验中,平均亩产去苞叶鲜穗850千克。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甜玉米的品质和产量;种植密度为4000株/亩;为确保籽粒品质,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甜玉米至少有50米以上的空间隔离;授粉后18~20天为最佳采收期。制种时,父母本行比为2:6。第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播,7天后播第二期父本。母本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及时去雄,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适于在辽宁省及条件类似地区种植。四、黄甜104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选育。属于普通甜玉米(SulSul)类型。以遗甜56为母本,遗甜220为父本
甜玉米品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