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30· 广东医学 2009年 4月第 3O卷第 4期 GuangdongMedical Journal ,,
·
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
临床疗效观察
廖火生,劳尚德
广东省人民医院平洲分院内科(广东佛山 528251)
【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及降体质指数(BMI)的效果。方法
将 86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 46例给予二甲双胍、缬沙坦治疗;对照组 40例给予缬沙坦,服
药前及服药 l2周后测定血压及 BMI、腰围(WC)变化。结果两组治疗 12周后,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对照
组(P<);观察组 BMI及腰围(WC)较治疗前下降(P<),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结
论二甲双胍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作用而且能降低 BMI,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药治疗能收到满意
临床效果。
【关键词】二甲双胍;肥胖;高血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物质生活的丰富,肥胖症、高血 2 结果
压 Lt益增多,已成为心脑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二甲双胍作为传统的降糖药已有 50多年历史,现不断(P<)。见表 1。
有文献报道其不但有降糖作用,而且有控制血压、治疗
表 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例(%)
肥胖症等多重作用。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通过二甲双
胍联合缬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患者,探讨其降压及
降体质指数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与对照组比较 P<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 2005年 3月至 2008年5月
血压、体质指数(BMI)与腰围(WC)变化观察
门诊及住院肥胖型高血压患者 86例,男47例,女39
组 12周后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例;年龄 45~68岁;体质指数(±)kg/m ,且
(P<);对照组治疗 12周后血压有下降趋势,与
腰围(男性>90cm,女性>85 cm)。高血压诊断标准
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12周后观察组
依据 1999年 WHO/ISH诊断标准。全部患者肝、肾功
明显优于对照组(P<),提示二甲双胍有降压作
能及血电解质正常,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排除其他内
用。观察组 BMI与WC较治疗前下降(P<),而对
分泌疾病所致的高血压、糖尿病。重度、恶性高血压有
照组无明显变化(P>),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其他并发症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除外。将患者随
),提示二甲双胍有降体重作用。见表 2。
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病史、血压、
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表 2 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i±s
方法治疗前均停用降压药在 5个半衰期以上。
对照组单用缬沙坦 80~160mg,1次/d;观察组用缬沙
坦 80—160mg,1次/d,二甲双胍片 g,3次/d,疗
程均为 12周。血压测量在患者坐定min后,采用标 10
准袖带,水银柱血压计测
二甲双胍联合缬沙坦治疗肥胖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