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地具体措施.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措施语文课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新语文课标正式提出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主张,要求语文教学要由以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所以语文教师的角色也应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者,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境界,如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如何组织学生交流思想,如何帮助学生总结提高。具体措施如下: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语文课堂中的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中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感染胜过长篇的说教。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营造课堂气氛。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其中就有取之不尽的美的内容,以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思想,感染、感化学生,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情感得以陶冶,自然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形成课堂上和谐的教学氛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2、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要引导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1)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创新思维,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 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现代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以往不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 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会有一些看似怪异的想法。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但不可将学生的思维故意引向教师个人的思维圈内, 否则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 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如教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善于思考的学生就会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学生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朵”字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 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反对注入式,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而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素养。我们应该变传统的“灌输式”、“知识型”为“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进地具体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19-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