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观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观察.doc:..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A观察组30例釆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B对照组25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C对照组25例口服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治疗。结果:醒脾养儿颗粒A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显著。关键词:厌食醒脾养儿颗粒【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53-02儿童厌食症是儿科门诊常见的、多发的一种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小儿较长时期不思进食,厌恶摄食,而无外感内伤疾病的一种儿科病症。以小儿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伴便秘、腹胀、腹痛,其至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预后良好,但厌食持续时间过长,仍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导致贫血等各种营养性疾病发生。故厌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临床问题。笔者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获得良效,现报道如下。。随机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3月〜2011年5月的6岁前幼儿80例。西医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诊断标准[2]:长期没有食欲,食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儿童,面色差,体型偏瘦,但精神尚好的患儿。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岁。对照B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1〜,对照C组25例,男12例,女13例,-6岁。三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A组50例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醒脾养儿颗粒一般用温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2克,一口2次;一岁至六岁一次4克,一日2次。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B组40例,每次口服葡萄糖酸锌10mL,每日2次,C对照组40例口服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治疗,每日3次,每次口,3ml,疗程均为15天。。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标准《中医疾病诊断标准》[3]及临床经验拟定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食欲和进食量均已恢复正常,体重基本达标,其他症状消失;②好转:食欲好转,食量有所增加;③无效:各项症状无明显改善。。。2结果A组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15天,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B组,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治疗C组的疗效对照比较,A组疗效显著,见表1。3讨论形成本病的病因较多。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功能薄弱,其形态结构、四肢百骸、筋骨肌肉、气血津液、气化功能都是不够成熟和相对不足的。即小儿时期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调,挑食、偏食,好吃零食,食不按时,饥饱不一,或家长缺少正确的喂养知识,婴儿期喂养不当,如滥进滋补站,强迫进食,听任小孩过量食用生食冷食、零食、偏食等影响下,可以损伤脾胃,使脾胃不和,胃不受纳,脾不运化而出现厌食。也有原本患其他疾病脾胃受损,或先天禀赋脾胃薄弱,加Z饮食调养护理不当而成病,先夭不足后夭失养、暑湿熏蒸脾阳失展、情志不畅思虑伤脾等,均可以形成木病。因此,厌食的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总在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口能知五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80例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