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歌中写景句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大城一中::::熊艳丽一、学习目标:(注意写景的方法)、重点难点:写景句作用题的答题步骤三、答题步骤:内容上和结构上提问方式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关归妾。本词开头所写的鸟鸣声有什么作用?一、:说说首联所写之景的作用?:本词开头所写的鸟鸣声有什么作用?本诗开头句何有效果?写景句出现在诗的首句会有何种作用出现在诗歌的首句,要考虑是不是点明了时间地点,是不是创设了氛围,烘托了情感,注意景情关系,是不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也创设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传达出离别时心情的沉重。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徘徊起兴,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地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1分),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氛围(1分),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1分),为下文抒情作铺垫(1分)。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怎样的春景?对下文写情有何作用?答案  (1)这首诗的前二句写了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生机盎然的春景。作用是以乐景衬哀情突出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写景在开头的作用:内容上:(季节时令):,引出铺垫(景为情作铺垫)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问内容上强调了什么,我们只需把诗句的内容梳理一下即可知。“聚散匆匆”内容只“聚散”两字,配合“匆匆”一词,可知说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极言其短暂、仓促。问结构上的作用,我们看句子在诗中的位置,考察上下句的内容,就可得出结论。上句“同在京城”是写“聚”;下句人如“孤雁”“浮萍”是写散,显然中间的“聚散匆匆”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447 KB
  • 时间20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