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遥感原理与应用 院系名称: 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12-3班 学生姓名: 徐洪阳 学 号: 20120256 指导教师: 刘丹丹 □传统实验现代实验□其他□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他自立式□合作式□研究式□其他一、。。二、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ENVI软件。二、实验原理、内容及步骤实验原理:,它将对由地形、相机几何特性以及与传感器相关的误差所造成的明显的几何畸变进行处理。输出的正射校正影像将是正射的平面真实影像。,需要考虑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大小。正射校正的处理同ENVI影像配准有所不同。它有三个关键的参数:DEM的像元大小、输入影像的像元大小、正射校正后输出影像的像元大小。ENVI允许对任何像元大小的影像进行处理,但是这些参数将对输出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理想情况下,DEM的像元大小应该同要创建的输出正射影像大小相同(或者更小些)。如果DEM分辨率明显大于所需的输出分辨率,那么所得到的正射校正影像结果将有一些明显的误差。在结果影像中,这些误差成阶梯状(或块状)分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像素集群的边缘处,这些位置通常会被赋予相同的DEM高程(也就是相同的DEM像元)。因此在ENVI中进行正射校正之前,要使用[BasicTools→ResizeImages(Spatial/Spectral)],将DEM重采样成所需的输出正射影像的分辨率。我们建议使用双线性插值法(bilinearinterpolation)来重采样,这是因为三次卷积法(onvolution)有可能生成不切实际的特征;而最近邻法(nearestneighbor)会使采样后的DEM不够平滑。(ResamplingDuringtheOrthorectification)当生成正射影像时,输出影像中每一个像元的像元值(也就是正射影像的DN值),都取决于航片上相应的像元,其关键是找出对应于输入航片上的哪一个像元。这个过程将使用两个模型,在给定地理坐标的航片上,追溯到那个特定的像元。然后,将该航片像元的DN值,赋予正射影像上的相应像元。输出正射影像中每一个像元的中心地理坐标,都将反向跟踪到输入航片的单个像元上。通常将使用重采样方法,把与像元直接相邻区域的像元值进行加权(在航片中),然后赋予到输出正射影像上。重采样会得到更光滑,更有真实感的正射影像。双线性插值使用了像元的4邻域,而三次卷积使用了16邻域。最近邻法重采样不会产生任何平滑的效果。当使用最临近法重采样,并且输出正射影像的像元大小明显大于输入航片的像元大小时,最终得到的正射影像将不会有典型影像的空间特性。例如,输入航片的像元大小为1x1米,而输出正射影像的像元大小被设置成5x5米。在正射影像结果中,每5x5米的像元区域都取决于航片上1x1米的区域。也就是说,在正射影像上相邻像元的中心位置对应到航片上,就会被5个像元所分隔开。因此用航片上的像元来表示正射影像上相邻的像元,将不
遥感实习报告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