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叶企孙——大师的大师.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物理学大师的大师 ——叶企孙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吴同华2010-11-3在长久的沉寂之后,叶企孙的名字,又重新被人提起。说他是大师的大师,一点也不为过,他是杨振宁、李政道等国际知名学者的老师;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半数以上是他的学生;他创建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培养出50多位院士;早在读博士时,他就以论文《普朗克(Planck)常数的测定》把握了科技界的新潮流,而名声大噪。然而,这样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1952年,随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大学后,便在接踵而至的“思想改造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销声匿迹了。是什么,造就了一代大师?又是什么,疏离了我们与大师的距离?当你看了金色频道的<<大师——叶企孙>>,你就有了答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师,我在网上查阅了相关文章和图片,并把其整理为ppt,以此来纪念大师,并警醒世人那悲剧时代给我们的国家和世人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叶企孙(~)上海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士学位,1923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36年任会长。1948年评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企孙,1898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南市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科举出身,曾任上海教育会会长,分纂上海县志。叶企孙自幼聪颖过人,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年幼的叶企孙从小就立志:“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天下。”可以看得出,从小叶企孙就有着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融,以及科学救国的抱负。1911年12月,叶企孙被清华学堂录取,成为走进清华校园的第一批骄子。1911年5月,叶企孙投考清华学堂前夕约1915—1917年间,清华学堂(右二为叶企孙)1915年9月18日,由叶企孙倡议并与同级同学共同成立了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叶企孙还为科学会拟订了详尽的章程、宗旨和工作计划,后来他的设想几乎完全实现了。这个清华校园中的小社团,每两周举行一次科学报告会,由会员轮流作报告。每个会员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主讲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范围极广,如天演演说、苹果选种、煤、无线电报之设备、测绘法、力、废物利用、生物与其境遇之关系、菌、通空气之善法、江西之瓷业、捕蝗之法等。李政道博士在追忆此举时指出,这种科学活动对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极有价值。1918年8月,在上海乘船去美国学习从1918年到1923年,叶企孙怀揣报国梦想留学美国,先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20年夏又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师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布里奇曼攻读博士研究生。叶企孙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是用X射线短波极限法精确测定基本作用量子H值。他改进了前人的实验设备和研究方法,于1921年3月成功得出实验结果,并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载,这一数值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这在现代科学史上是很了不起的,以至后人每提到叶企孙便会想起这一成就,这一年叶企孙年仅23岁。

叶企孙——大师的大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22 MB
  • 时间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