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离子》教案3.doc:..《离子》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教学难点:离子符号的含义,物质与构成粒子的判断。课吋建议:1课吋教学过程::(1)冋顾一下课题2:元素部分的内容,找同学起来讲述一下元素的概念;元素书写的注意事项及上黑板来写出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前面我们学习了从微观的角度來探究物质的构成。物质可以由分了构成,如出0,也可以由原子直接构成,?这就是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课题3:,知道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么核外电了到底是怎样在核外运动的呢?我们先來看核外电了的排布.(-)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的六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注意一下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看看有什么特点:稀有气体元素氛,它的原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金属元素钠、镁,它们的原子最外层为1、2个电子;非金属元索氧、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为6、7个电了。我们知道,稀有气体曾被称做“惰性气体”,就是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到底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它的最外层是8个电子,人们就认为具有8个电子的(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的结构。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个)不易得失相对稳定金属元素—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所以,同学们想一想,元索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呢?对!就是与最外层电了数目的关系最为密切。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会怎样呢?这样就形成了离子。(二)离子的形成: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时,核内的质子数就不等于核外的电子数,这时原子就不呈电小性了,就带了电荷。(1)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当原子失去电子后,它就带了正电荷;而当原子得到电子后,它就带了负电荷。(2)分类:ao带止电荷的原了叫阳离了,如钠离了,bo带负电荷的原了叫阴离了,如氯离了。(三)离了构成的物质:Na ——(1-—\\7)287CI丿丨)IIZ!\\\Nf(+11)28 (T77)288C厂八)NaCJ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构成物质的粒子都向大家介绍了: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四•总结: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特别是最外层的电了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冇密切关系。4
人教版化学九上《离子》教案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