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举取士.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科举取士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古代官僚机构”之后,激发学生探究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再次和皇权专制结合起来,从而打开中国古代政治状况的研究篇章。这一课时不仅是第七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又是使学生掌握方法、培养能力、得到提高的好素材。对学生由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政治状况的有关知识到今后进一步研究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2、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重点:科举制度的概况难点:科举制度的评价二、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举制的学习,认识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方面的一大创举,具有世界影响。?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皇权专制下古代的官僚机构和科举制最终会腐败盛行,扼杀人才,与专制制度一起没落,树立对“官本位”批判意识。(二)、能力目标?通过科举制学习,培养学生对科举优点的概括能力,对八股科举危害的理解能力。?(三)、知识目标?1、知道察举征辟制、科举制:能说出它们的利弊?2、知道进士科、八股取士:能掌握它们的内容以及特征学情分析?我校处在南山区的城郊,生源中暂住人口占的比例大,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但是对探究问题的兴趣大,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更有兴致,但是课外知识贫乏,针对这些特点,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讨中掌握知识,在相互帮助下得到提高。四、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的确定?学生学习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对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有了极大的兴趣,并具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仍需具体形象来支持。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理念,本节课采取引导——探究性教学法2、教学模式的确定?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基础上,本节课我采用以引导——探究性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三动”教学模式,模式结构如下:主动发展全动互动3、学法指导?作为今天的教师,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又注重学生的“质疑”,为学生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实现学法掌握。?1、学生的活动空间。采用讨论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学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把自已的想法、探索的结果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学会互相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五、教学准备?1、做好教学课件。?2、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以便上课时分组论。六、教学过程分析?1、导入新课:上一堂课学习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中官僚机构的设置,那么这些官员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2、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前两段,以问答的模式讲解魏晋南北朝以前的选官制度,适当地解释一下察举征辟制。?1、西周时期,国家大小官职主要由()世袭2、汉代采用()、()的方式选拔人才。A、考试B、察举C、世袭D、征辟

科举取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