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阅件关于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嘎查村干部是党在农村牧区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牧区的执行者,担负着组织领导农村牧区广大党员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任务。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得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进程。加强嘎查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薪酬待遇,强化社会保障,以此来提高嘎查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水平。一、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重大意义(一)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是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意味着苏木镇这一级行政组织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有将其作为旗县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趋势,国家把更多的力量花在培育农牧民自治组织上,应该是未来改革的方向。这样,嘎查村级基层政权建设,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嘎查村干部的管理和使用将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实施嘎查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嘎查村干部的职能职责、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调动他们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带富能力。另外,按照嘎查村级干部职业化管理的设想,嘎查村干部薪酬待遇按“基础+绩效+奖励”的结构化工资模式,基础补贴根据嘎查村干部职务、任职时间、辖区大小及人口数量确定;绩效补贴根据苏木镇党委对嘎查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结果确定;奖励部分主要根据嘎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情况和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确定。可以说,嘎查村干部部分薪酬待遇是由全体党员评议和群众代表测评来决定的,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党员和群众主体地位的发挥。(二)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是解决当前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能够解决当前嘎查村干部思想不稳定的问题。嘎查村级干部虽然被称之为“干部”,但身份还是农牧民,在职时待遇不高、离任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嘎查村干部无法面对任务重、工作难、报酬低的现实,致使一些嘎查村干部患得患失,届中辞职、外出打工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优秀人才特别是大学生村官难以留在农村牧区,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可以给嘎查村干部吃一颗定心丸,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待遇、解除后顾之忧等措施,使他们安心在农村牧区干事创业。其次,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能够解决当前嘎查村干部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的问题。当前在农村牧区干部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缺乏加快发展的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加之缺少科学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嘎查村干部往往存在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心态,有的把村里的工作当“副业”,对本职工作投入精力不足;有的甚至抱有推诿、应付心理,工作积极性难以有效发挥。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实行坐班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嘎查村干部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患得患失不安心、陷入矛盾不敢为的难题。第三是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嘎查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实施嘎查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设想,是参照事业单位人员规范化管理的模式,具有比较强的激励约束性,可以使嘎查村干部从过去的扶着干、哄着干、催
[课程]呈 阅 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