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备课,听、评课要求1、集体备课。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少数教师掌握着话语权;有的不愿意将经验与人分享;有的看重备课的书写和格式,而忽略了备课的精髓和目的;有的成了“教案之和”),我们规范了集体备课流程:①个人自备。要不断问自己:目标是什么?怎样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学生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知识负迁移?如何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新知?②集体备课。一般在开课前两天进行,由教研组长主持,下挂领导参与指导。先由主备人介绍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案的设计,然后由其他教师“问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个性见解。③形成统一教案。主备教师在整理大家意见之后备出详案:右边留出“个性化修改”空白栏,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进行调整;末尾留出“教学反思”空白栏,供教师总结经验和寻找不足,提出新问题。一堂课是否成功,必须回答三个问题:①你的学生现在何处?你要把他们带到哪里?②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③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这三个问题可归结为:教学目标是否适切;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亮点(问题的原因与补救措施)有哪些。2、同课异构。基本流程为:共同确定相同的教学题目→组内几个教师分别备课→上课,教研组集体听课、评课、研讨。同课异构,变差异为资源,。3、异课同构。“异课同构”教研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同(相似)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如何听评课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进行听课与有所准备去听课,效果大不一样,那么,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2)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的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二、听课时应记录什么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像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一)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得是否有条不紊?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二)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如何运用比较
同课异构 如何听评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