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孝道,践行孝德做一名孝亲敬老的模范共产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孝心、良心和党性,而孝心是良心的体现,又是党性的基础。所以,孝是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孔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晚清有一个大儒叫曾国藩,他的功过是非,我们在这里不作讨论,单就他对儒学的研究是很深的。所以,毛主席年轻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说在近代人当中,我唯一佩服的就是曾文正公,就是曾国藩。因为他说过一句话“读尽天下书,无非就是一个‘孝’字”。当代也有一位老先生说“中华文化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孝’”。这是有道理的。从古至今,所有的好书,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四库全书》以及其他所有好书,都是叫人当好人,做好事。什么是好人呢?就是家里孝敬父母,在外报效祖国,忠孝两全,就是最好的人。忠和孝是什么关系呢?先有孝然后才有忠。所以,中国有一句话老话,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因此得出曾公的“读尽天下书,无非就是一个‘孝’字”,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围绕一个“孝”字,我讲以下两个方面:一、为什么要传承孝道,弘扬孝德。中华孝德,万古长存,因为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11、有历史传统。五千年前,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后期产生家庭开始就有孝。上虞是大舜皇帝统辖之地,也是部落首领,他就是一个大孝子,而且列24孝之首。(简单插事迹)王朝立法,汉文帝《王杖法》,……随后,唐、宋、元、明、清都有敬老令。皇帝带头,汉朝以后一直到清末,133个皇帝69后妃去世后的谥号都加一个孝字。唐朝唐玄宗亲自注释《孝经》,刻在碑上,立到太学堂里,诏告天下,都来施行;乾隆皇帝为敬老大摆千叟宴,等等。2、做人应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插《劝孝良言》及动人的故事“母亲是钟”、“暴走妈妈”、“血泪中为儿求情”等)。3、现实有需要。老龄发展的严峻形势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老龄化浪潮迅速到来,我们国家从1999年已进入老龄社会,%,到2030年全国将超过4亿多,那时,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中国老年人是亚洲一半,世界五分之一,刚解放全国是四万万七千万同胞,大庆王铁人搞石油有一歌词:六亿人民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现在是13亿多,出现四、二、一家庭模式,到2030年劳动人口只有45%,老年人口将占40%,小孩15%,而在45%的劳动人口中,还有约5%的在校大学生和失能半失能人员,据调查,目前欢度晚年的只占20%左右,65%的老人是安度晚年,因为本人身体不适,子女不孝,夫妻不和,也有经济拮据的;另有10%左右还在苦度晚年,我国农村老人自杀率是全球四、五倍。老少倒挂,爷爷是佣人,奶奶是仆人,儿子是主人,媳妇是客人,孙子孙女是人上人、小皇帝小公主。啃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婚前要房子,结婚要票子,婚后领孩子,等一系列住房、赡养问题。4、领导有典范,举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行孝典型事例。二、怎样践行孝心。1、《孝经》的精辟论述,突出八个观点:①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②人人都应尽孝,侧在有所不同;③孝是天经地义的事;④家庭中、社会上都做得好才是孝;⑤广行孝道讲礼节;⑥身教重于言教,知行合一;⑦在家行孝道,在外建功立业;⑧顺从是孝,一切顺从不是孝。2、顺从老人心愿行
传承孝道,践行孝德(谢绍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