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论文.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
解决方案
目 录
1 物联网基本知识 5
概述 5
定义 5
用途 6
应用 6
背景 7
国内外现状 9
国外现状 9
国内现状 11
现状分析 13
发展阶段 14
2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15
提高交通智能化管理的需要 15
提高交通指挥调度水平的需要 16
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的需要 16
拓展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需要 17
3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架构 18
层次架构 18
关键技术 19
发展趋势 19
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应用 21
应用模式 21
应用流程 21
应用领域 22
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环境 24
运营平台 24
网络环境 24
软件环境 25
硬件环境 25
6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29
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 29
系统构成 29
系统功能 30
交通拥堵收费系统 30
系统构成 30
系统功能 31
实时动态交通信息服务 32
系统构成 33
系统功能 33
交通智能引导系统 34
系统构成 35
系统功能 35
车辆统一监管和服务平台 37
系统构成 38
系统功能 38
车辆及驾驶员IC卡电子证件 43
系统构成 43
系统功能 44
7 安全系统 47
物联网基本知识
概述
定义
物联网(The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RFID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英文缩写,是19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英文缩写,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p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等。GPS系统是最早的GNSS系统,19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物联网中,车辆、人员或设施都能装上用于定位和导航的GNSS终端,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信息快速及时传输,提交给信息中心,实现车辆、人员或设施的识别,信息中心则根据确定的算法对车辆、人员或设施进行监控、调度等“透明”管理。
用途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应用
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等特征,一般来讲,物联网的开展步骤主要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3-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