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摘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高校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高校在控制制度建设上校长要亲自挂帅,并以财务部门为主导,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建立符合高校特点和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五位一体”的财务监督体系更好地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事业发展服务。关键词:高校;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规定,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一、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趋于多元化,出现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案例。如:携巨额公款外逃,到国外办理“投资移民”,挪用公款赌博,用公款炒股等等。剖析这些经济犯罪案件,原因是复杂的,然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不健全,管理和控制弱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家财务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以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已经深刻影响到每一所高校,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财务监督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人们迫切要求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办学风险。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资产安全和完整提供制度保证。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力求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控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展开。如果不能保证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事后的所有控制手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2、经济责任制原则。学校内部所有涉及财会工作的人员,在授予其权力的同时,必须明确其相应承担的责任,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做到责、权、利相结合。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常见的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4、与时俱进原则。各个单位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为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适时调整其经营方针和策略,这就可能导致原有的内控措施和程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即使不是外部环境因素,也可能因单位会计工艺的变化(如会计电算化)使原控制制度失效;单位制定的内控具体程序和措施本身也可能存在某些缺陷,在未发现或未纠正之前,其执行结果就可能有某些偏颇。随着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还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三、建立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1、开展建章立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必需有完备的规章制度作保证。我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入手:(1).明确建立内部控制的主体。内部控制的主体应是单位的行政领导、职能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评价主体。内部控制的客体是单位内部的业务活动、经济活动等。会计作为一个内部职能部门,其工作目标和工作质量在很大程
浅议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