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震设防目标 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震设防目标_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摘要: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和抗震设防标准是总结了人类历史上历次地震的经验教训,考虑到和工程实践,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而制定,是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本文对上述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阐述了其重要意义。关键词:抗震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方法抗震设防标准 Abstract:Theseismicfortificationtarget,atwo-stagedesignmethodandseismicstandardsistosummarizethelessonslearnedfrompreviousearthquakesinthehistoryofmankind,ountthelevelofnat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engineeringpractice,toadoptthelatestresultsofscientificresearchinearthquakeengineeringdeveloped,,:seismicfortificationtarget;two-stagedesignmethod;seismicstandards 中图分类号:TU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抗震设防目标抗震设防的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政策和技术水平,既要使震前用于抗震设防的经济投入不超过当前的经济能力,又要使震后经过抗震设计的建筑的破坏程度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达到合理使用建设投资、确保建筑抗震安全。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抗震设计主要致力于保证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足够的延性,使所设计的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是由于房屋大量倒毁,顷刻间数十万人丧失生命。之后修订抗震设计规范时,将“大震不倒”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就是说,建筑结构抗震有三个烈度水准:第一水准,众值烈度(小震);第二水准,基本烈度(中震);第三水准,罕遇烈度(大震)。小震是指发生在该地区的多遇地震,%,地震烈度为概率密度分布图上的众值烈度。中震则是指设防烈度或称基本烈度,其超越概率为10%, 度。大震则指罕遇地震,其超越概率为2~3%,其烈度值比中震大1度。按照“三水准设计思想,通过二阶段设计方法设防的建筑应满足:当该建筑遭受与三个烈度水准相对应,遭遇第一水准烈度(小震)时,一般情况下(不是所有情况

抗震设防目标 两阶段设计方法及抗震设防标准的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edkcbx064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1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