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研究内容提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合法有效形式。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推进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诸多的劳动争议。近年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围绕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产生的劳动争议数量显著增加,深入剖析该现状的原因,与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劳动法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看,大多数条款比较原则、抽象,某些规定还不尽合理,不利于司法实践。本文在立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从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理论入手,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有关概念、解除的条件及程序、解除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最后文章结合实践对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用人单位劳动者若干问题立法建议1目录引言(1第一部分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定位(2一、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概述(2二、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意义(3三、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分类(4四、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一般程序(5第二部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之分析比较(6一、劳动者行使一般解除权的条件和程序(6二、劳动者一般解除权的立法比较(8三、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9四、劳动者特别解除权制度的立法比较(10第三部分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之分析比较(13一、用人单位预告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条件(13二、用人单位预告解除权制度的立法比较(15三、用人单位即时解除权制度(17四、用人单位即时解除权制度的立法比较(19第四部分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引发的若干问题探讨(21一、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引发若干问题(21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商业秘密保护的问题(26三、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经济补偿的问题(29四、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涉及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问题(32五、工会对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监督权问题(342第五部分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不足及完善(37一、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制度完善的可行性(37二、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完善的具体思路(38结论(43注释(44参考文献(49论文摘要(中文论文摘要(英文后记导师及作者简介1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和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分别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劳动合同来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越来越普遍,而由此带来的有关劳动合同的纠纷也日渐增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是当事人阻却合同存续的一种意志行为。《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规定了9个条文,其中8个条文是关于单方解除问题;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四章专章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做出规定,足见我国劳动立法对单方解除的重视程度。但由于立法的历史局限性和立法技术水平的欠缺,以及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尚待立法规范等种种原因,使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若干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立法定位,劳动者及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分析比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若干问题及完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建议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意在为我国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制度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尽绵薄之力。2第一部分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法律定位研究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首先需要把握好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单方解除的概念、内涵、分类及程序,对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在理论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为以后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奠定基础。一、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概述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协议或劳动契约,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为有名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合同“乃为特殊之契约,可称为从属的雇佣契约”。[1]劳动合同“有身份的契约之性质,受雇人在从属的关系提供劳动之契约”。[2]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双方提前终止合同效力的法律行为。[3]“劳动关系的解除是劳动合同整个动态过程的一个环节,虽然不是必然环节,却影响甚大”。[4]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因当事人双方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或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由当事人一方依法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约定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行为,
劳动合同单方解除问题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