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艺术与观念艺术摘要:汉字中所体现的东方哲学及汉字中渗透出的形象思维的历史也是其他文化样式所没有也不能实现的。关键词:汉字,艺术,形象思维 Abstract:Chinesecharactersareembodiedineasternphilosophyandcharactersofinfiltrationofthehistoryofthethinkinginimagesandotherculturalstylehadnoalsocan'tachieve. Keywords:Chinesecharacters,art,thethinkinginimage 中图分类号:H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承载民族思想感情与社会生活内容、含义及记录、传递信息的符号,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精神与书写方式的转化与进步完成了文字造型的抽象化与符号化:汉字造型经历了从源自真实物象的象形文字到高度凝练的现代字体,书写方式经历了从在龟甲,牛骨上刻制到东汉纸的产生之后的书写再到宋代雕版印刷术产生之后的印刷字体,其蕴涵的东方文化特质(如象形、会意等特征)是西方文字如拉丁文字所不具备的,其中所体现的东方哲学及汉字中渗透出的形象思维的历史也是其他文化样式所没有也不能实现的。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古时候,人们通过结绳、刻画图形符号、八卦、算筹、契刻等方法来记录事件的发生,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了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方便、交流思想的快捷,逐渐的形成了一套汉字系统,它是历史发展必然的产物。古人把看见的无法表述和会意的物体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象形文字,比如“人”就画一个人的形状,“鸟”就直接画成鸟的模样。“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即《》中的六书所总结)。没有实体的汉字就是没有载体的艺术,是虚妄的艺术。从甲骨文、石刻、铭文、碑刻、竹简、绢(纸)书、装置、雕塑、行为到建筑及总体艺术,汉字以其独特而固有的视觉能量巍然屹立,大有“撼山易,撼汉字难”的气宇。汉字的“六书”观点尽管早在战国末期和汉代就得到了创举和提炼,但是在以后的接近2000年的时间里,六书中的象形、会意、指意、转注、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及实用方法基本贯穿和沿袭到近现代并仍保持有被继续发扬的活力。一、汉字与观念的概念与关系首先观念无关形式或材料,而是关于观念和意义的。在艺术领域而言,它不可能被定义为任何媒介或风格,而更多的关系到它“观”什么“念”。事实上,观念艺术不只存在于大脑参与中,它往往具有各种形式有机结合,如日常用品、摄影照片、地图、录像图表以及语言自身等;并通过提出一种对艺术的彻底批判、表述和它们被使用的方式来对大部分艺术家的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研究汉字的观念、汉字与观念的关系,将促进艺术家在观念艺术上、文字与观念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从而对汉字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产生创新创意展示影响力,发展汉字在当代艺术应用中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如汉字的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意、象形等功能的现实应用。会意的应用观点是利用汉字的意象的应用,产生传统美学和传神的表达。象形的应用观点是对汉字的造型、结构、形象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造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和
汉字艺术与观念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