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众反恐教育问题研究论文.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众反恐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5-0253-02 民众反恐教育旨在提高公众反恐意识,提高公众反恐能力。通过反恐教育,增强民众反恐的效率和积极性,这将对防范并减少恐怖活动犯罪起到积极作用。就目前而言,高校教育的重心侧重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及社会技能的培养,反恐教育并未纳入日常课程之中。尽管部分高校开设了反恐教育相关课程,但是教学形式单一,多是理论学习,以视频教学为主。一、当前高校反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作为社会精英聚集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社会关注度高,且人员密集,对外开放,极易成为恐怖主义渗透与袭击的对象。开展和推广高校反恐教育势在必行。(一)思想教育众所周知,常常有恐怖分子打着宗教的旗号,大肆宣扬其宗教极端思想,四处招揽正是满腔热血的青年志士,对他们进行洗脑:在思想上,使其极端化;在行为上,使其狂热化。最终使其沦为恐怖分子的爪牙,为学校安全徒增威胁。恐怖分子们常常运用网络为传播媒介,向外界传播其组织行为,以维持和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恐怖分子会在青年人喜好的各类网络媒体上设立专门网页,传递恐怖情绪,进行洗脑,把青年人发展成极端分子,受其操纵。此外,某些大学生或社会人员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对待而产生心理挫折,转而投向极端组织寻求心理安慰;或者是存在不健康心理,例如强烈的报复性想法,或对现状不满导致的仇视社会心理,最终会导致高校发生惨烈事件,影响高校安全。学校教育中首先就应该从思想上根绝此类事件的苗头。社会、学校应针对当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加大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公民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提高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增强道德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二)理论教育在国外,反恐教育自成一个体系,不仅形成了反恐专业这一新型学科,其教育体系也已经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体的学历教育。在一些文科大学、社区大学中,他们与科研机构联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既有普及性的基础知识介绍课程,也有探究性的专业知识理论课程。中国反恐教育就像其他的专业学科一样,同样具有它的社会意义以及学术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具备系统的理论以及教学大纲。眼下,尽管一些高校开始有意识地开设反恐教育相关课程,但也多以选修课或者是公开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非常浅显的基础知识,高校教育的重心仍侧重于大学生专业知识及社会技能的培养。正因为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众多高校并未将反恐教育纳入日常课程。基于以上的原因,大多数高校学生对于恐袭也只有很片面的认识。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杀人放火、枪击爆炸才算恐怖袭击。而关于反恐,大多数人也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看待此问题。(三)实践教育反恐教育有别于其他一些理论性较强、专注于学术问题的学科,它不是通过简单的理论研究就可以做到防微杜渐的。理论是基础,但绝不是纸上谈兵,光有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检验,才能真正达到其教育目的。部分高校虽然开设反恐教育课程,但多是理论学习和视频教学

民众反恐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1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