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确实是一本浪漫爱情影片,但实际上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本电影本质上并不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不过导演选取了爱情为载体。当然他并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爱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复杂和深刻的感情,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爱情几乎出现在每一部文学影视作品中,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才是值得一再去探讨和分析的,有些作者痴迷于去宏观叙事,其实上这样是很愚蠢的。这本电影最大的特色是充斥着大量的对白以及极为短暂的时间节点,他们在火车上偶遇,度过了愉快的一夜,黎明到来,故事也就结束了。没有什么复杂和过于戏剧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层次全部通过对话来呈现,因为也只有这样才来得及将人物关系挖掘得足够深,从而阐述明白,爱情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尽管这也花费了三部电影的时间。我很难将三部电影完全分开来评论,因为在对话之外存在着太多关联和隐喻,在第一本中出现的许多对话后来则完全投射到了第三部中,成为了第三本的情节,相对来说,第二本作为整个三部曲的高潮,更为独立一些。虽然场景已经简化,但爱情故事中的要素全部都是存在的,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偶遇。在所有的爱情故事开端,男女主人公基本都是以偶遇的形式初次见面的,他们要么在拐角撞到,要么拿错了对方的行李,要么认错了人,总之隐含着一种特殊和惊喜的意味(即为不同寻常),反之你很少见到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是因为相亲,如果是这样那就不神圣了,也不会让人有命中注定的感觉,而命中注定这种感觉是有魔力的,让人觉得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于是爱情就开始了。如果不神秘、不神圣,让你觉得不是命中注定的又怎么会是爱情呢?所以偶遇非常重要。但是所有的爱情难道真的都是命运的安排吗?是上帝决定让你们相遇,又决定让你们相爱的吗?把这个问题简化一下,就是,爱情之中到底有没有神明?这个问题,在这本电影中,男女主人公分别回答过一次,答案都是没有。如果你接受了神明在这里是一种隐喻,那么所有出现过的关于宗教的话题和教堂其实都是隐喻。你可以发现每一次他们关系有所进展后,他们都会谈论到宗教与神,每一次都会重新强调一遍,他们并不信教,其后的一番对话都是隐喻。那么现在将这部电影重头谈起。故事的开端发生在一列中途会停靠在维也纳的舒适火车上,有一对说德语的夫妻在吵架。丈夫在看报纸,妻子指责他看报纸有什么用,他们随后以婚姻中的外遇为话题激烈地大声争吵起来,这之后妻子生气离开,丈夫追了出去,一会后,他们又回来了。而在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故事的最后部分,在希腊旅馆中,Jesse和Celine同样在争吵中互相指责对方不忠和外遇,随后Celine摔门而出,但是一会后她又回来了。基本在第一部中关于婚姻和漫长生活的想象与担忧都会出现在第三部中,第三本讲述的就是在最初的浪漫褪去后,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因为那对说德语的夫妻很吵,所以在看书的Celine将座位换到了同样在看书的Jesse旁,偶遇就这样开始了。他们的第一番对话就是关于夫妻会不会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在受不了对方,Celine说了一番理论,结论是,常年相处后夫妻会有意去忽视对方,Jesee则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这样他们就能携手到老,免得杀了对方。在相遇的最开始,他们是这样看待婚姻关系的。而对应在第三部,Celine摔门出去后,再回来,一样是和指责Jesee这些年来一直忽视她的牺牲,不明白她作为母亲的愧疚感和罪恶感,并且将一切错误
爱在黎明破晓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