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综述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陈小飞,马海泉,赵冠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91)摘要在40余种含有类凝血酶成分的蛇毒中,已有10余种蛇毒类凝血酶的全部或部分氨基酸序列得到明确,并有20余种先后得到分离和纯化,在其生物化学特征,基因工程研究,药理学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类凝血酶;基因工程研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57(2oo7)06—0051—04蛇毒中含有多种蛋白水解酶[1],根据酶的活性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丝氨酸蛋白酶和含金属的蛋白酶,后者底物较广,而丝氨酸蛋白酶底物则专一性较强,只作用于特定的肽键,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类凝血酶(Thrombin—likeenzyme,TLEoTLE在体外可使血浆或血纤蛋白溶液直接凝固,而在体内因血纤蛋白原水平显着下降,同时生成的血纤蛋白凝块结构松散,导致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易被纤溶系统清除,,,醋酸铅及透析法从巴西矛头蝮蛇毒液中获得部分纯化的类凝血酶以来[31,迄今已经发现40余种蛇毒中含有类凝血酶成分,,有关蛇毒类凝血酶分子结构及酶学性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且不同地区的蝮蛇类凝血酶有较大区别,(1(D1【作者简介】陈小飞,女,药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45kD之间,少数较大,,,13个半胱氨酸残基,有六条二硫键[(Trimeresurusflavoviridis)的flavoxobin和来自角蝰(Cerastesvipera)的Viperabin不含糖外,几乎所有的蛇毒类凝血酶都是糖蛋白,,蛇毒类凝血酶寡糖链多与天冬酰胺连接,而不是与丝氨酸连接[,已经有十余种蛇毒类凝血酶的全部或部分氨基酸序列得到阐明,有Acutin,Ancrod,Calobin,Pal—labin,巴西矛头蝮蛇的Batroxobin,黄绿烙铁头的Flav—oxobin,,只有少数差异,如Flavoxobin的活性位点丝氨酸两边的序列被取代:Gly206---~Phe,Gly210--~Thr,此外229位的Ser_Tn,o对Flavoxobin,Crotalase,Batroxobin与凝血酶,胰蛋白酶及激肽酶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蛇毒类凝血酶的一级结构与胰蛋白酶,,Calobin与其他类凝血酶结构很相似,有61%的氨基酸残基与Ancrod相似,有72%与Batroxobin相似,与人的0【凝血酶以及血管舒缓素(Kallikrein),,Batroxobin的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66%和63%嘲;Pallase与Ancrod,Ba—troxobin的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58%和68%;Pallabin与Calobin,Ancrod和TSv—PA的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年第6期51综述67%,92%,59%和67%.[91对Batroxobin的基因结构进行细致分析,Itoh等发现其基因约由8kD组成,,,还包含一个较长的3非编码序列,活性位点的组,天冬和丝氨酸残基分别由外显子2,3,,提纯工艺相对复杂,从蛇毒液中提取天然蛇毒类凝血酶不仅产量不大,而且纯度难以保证,因此,以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凝血酶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1991年,Maeda等人工合成了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Moojeni)类凝血酶Batroxobin的成熟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采用含Batroxobin基因的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Bat—SS49,—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futaobao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