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我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的第一个话题《我换牙了》。这一课的主要题目标有以下三点:1、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与烦恼;2、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3、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二、说教法。对于儿童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他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只有指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健康、科学、幸福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因此,为确实保证儿童通过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来获得发展,而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或形式的活动来学习,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十分注重课程的活动性,通过活动过程与儿童积极活动,给予他们支持、合作等实现对儿童的引导和指导。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换牙的常识,体会到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觉的基础上,我以护牙为主线,采用“猜猜谜语,引入主题——活动探究,认识乳牙和恒牙——合作交流,感受换牙——联系实际,初识护牙——形象总结,课外延伸”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紧张、恐惧、害怕,初步认识牙齿保健的基本常识以及护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第二个环节的设计,我首先是让学生换牙的原因。通过图片和视频,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去发现换牙的奥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自己长大的标志之一。第三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合作交流,统计班级中换牙的的情况,并谈谈自己换牙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换牙的特殊感受,同时可以帮助客服害怕、恐惧的心理。学生在换牙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牙病,可是又怕去看牙医,所以非常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因此,这个环节就是帮助学生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使课堂中交流的问题都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如,让学生交流自己牙疼时的感受。老师趁热打铁,“看来,当牙疼时确实不好受,那该怎么办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到底哪种最好,必须让学生明白,有了牙病应该赶快去看牙医。可是,很多小朋友很怕看牙医,你有什么好办法使他不害怕,勇敢地接受治疗呢?又一次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除了说到自己是怎样克服的,还想出了很多可行的好办法。这些话题都是孩子们所经历过的、熟悉的,通过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进行教育,在自身生活体验上学习,努力调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儿童觉得是在进行和探讨自己的生活,因而会充满兴趣地进行探讨。第四个环节,是这可的一个重点,让学生明白在换牙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牙齿,初步树立护牙意识。我先让学生观察两幅截然不同的恒牙图片,利用“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的心理,引导学生小心呵护自己的牙齿,才能唱出漂亮整齐的牙齿,使自己一生受用。课前,我也布置学生回去调查关于护牙的保健常识,课堂中,让他们尽情地交流,我只是根据他们的回答,穿针引线,精当点拨。让知识的营养充分暴露在每一个学生的眼下,大家共同分享。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学生是“配角”的现象一扫而光,学习知识,认识生活,培养品德,如水乳交融,亲切自然,深入人心。最后的课外延伸,我
高枧小学我换牙了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