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空气环境质量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共限定了六种污染物的浓度值:SO2、TSP、PM10、NOx、NO2、CO、O3、Pb、B[a]P、F。标准同时配有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2引用标准GB/T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GB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T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GB/T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GB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GB/(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Pb):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以F计):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指任何一月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指任何一个植物生长季月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指温度为273K,。、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5浓度限值本标准规定了各项污
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和技术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