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代篆书的审美取向研究.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代篆书的审美取向研究.doc当代篆书的审美取向研究当代篆书的审美取向研究摘要:本文笔者从当代篆书艺术的笔墨语言、形式美追求、取法多元化三个层面分析入手,以历史的发展为参照坐标,对新时期我国篆书艺术的审美取向进行不同视角的剖析。通过对新时期我国篆书艺术发展状况的梳理,可以清楚看到,在宏观方而,其审美取向呈现出开放、创新、多元的时代特征;微观方而,其笔墨语言取法对象突破单一的历史延续,向着丰富多彩的方向演变,另外,对作品形式美的关注在当代书坛也日益凸出来。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时,我国当代篆书艺术在总体上呈现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特征。关键词:当代篆书;形式美;多元化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23-01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两大类别。秦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钟鼎文、战国文字、石鼓文等;小篆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丞相李斯等人在秦国文字基础上加以省改并诏令全国通用的文字。篆书字形定型之后,历代篆书大家都在此两大系统内辛勤耕耘,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改革开放以来,书法艺术逐渐摆脱文革时期的束缚而走向复兴之路。篆书藉此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于当代篆书的审美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笔墨语言rh相对单一向丰富多彩的方向演进由于时代变迁,生活环境的改变,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篆书已经消失了记录历史,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相反,对其艺术性的深入挖掘成了当代篆书创作的一大追求。自书法热以来,篆书在经过老、中、青三代书家们不懈努力下,整体创作水平较改革开放前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在笔墨语言、线条质感、章法形式、风格面貌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首先,突破单一的笔法语言,向更加丰富的用笔方向迈进。纵观中国书法历史,我们发现篆书创作从秦至民国以来,一直以李斯、李阳冰的篆书为正宗。在用笔上大都强调中锋用笔,藏头护尾,注重线条的粗细亭匀,力度内敛,篆书整体上给人以宁静Z美。而吋至当代,由于艺术观念的革新,促使书法家们逐渐打破了I古I有的用笔方法,开始把散锋、侧锋、露锋等笔法与中锋用笔交互使用,并通过适度地抖动笔杆使笔尖与纸产生涩势,从而加强作品浑厚、沧桑、古朴的艺术韵味。另外,行草书的笔意在当代篆书创作的作品中也有较多的运用。其次,在墨法上,一改前人墨色单一的流弊,在展览作品中涨墨、淡墨、浓墨交互运用的情况吋有发生。由于在笔墨上大胆的创变,使得当代篆书的创作富于强烈的突变特质。晩明以前,篆书书法创作在墨色变化上还不太注重,书家们创作的篆书作品也只注重形体而忽视墨色的变化。清季以降,伴随着金石学的兴起,篆书藉此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走上了复兴的康庄之路。但通过仔细考察这一时期篆书大家的作品,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在笔墨上仍然呈现出单一化的现状,追求“乌、光、方”效果,线条厚重,浓墨重彩,缺少浓淡枯润的变化。新时期以來,篆书创作逐渐摆脱墨色单•的审美追求,开始朝着墨色层次丰富,艺术韵味隽永的方向进行探索,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代篆书大家中,王友谊、董江源的作品中对墨色浓淡变化的追求更加引人注目。二、极尽制作,追求作品的形式美感同其它书体创作一样,篆书创作也在不断地从书写材料、章法布局、装潢设计等方面进行着形式美的探索着形式美感带给欣赏着的感官刺激。对作品形式美的追逐使得篆书这…幽深占朴,格调高雅的艺术逐渐变得越來越吋询化了。首先是书写材料的多样

当代篆书的审美取向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