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关于武术的对话 如果一种功夫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功夫;套路和实战区别很大,我反对任何约束和限制;如果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全身能量就能够达到目标。—————李小龙1965年李小龙回香港的时候,我有幸拜会了他。那时香港人对李小龙的武功还不怎么了解。尽管当时他的电影已数次打破票房纪录,但由于他很少当众表演功夫,因此他的影迷们经常怀疑:李小龙的功夫是真的吗? 见到李小龙的时候,他大概28岁。当时他身穿着淡蓝色衬衫、牛仔裤和一双黑布鞋。没有想到,李小龙并没有修剪指甲。这多少有点奇怪,不过,我没有打听其中缘由。但是另外一件事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握手时,我发现他的手掌很柔,没有一点粗糙的迹象。我认识很多习武之人,他们大多数手掌又大又粗,和他们握手时,你会感觉到一种力量。由此你可以知道他们练就的是一种“硬”功夫。有些人的手掌就更可怕了。知名的功夫巨星陈青,他的手就特别粗糙,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他是个功夫专家。但李小龙的手却不一样。显而易见,李小龙并不十分强调“硬”功夫。虽然他的关节处也有骨痂,但并没有像其他习武之人一样变形。向李小龙致意后,我询问起对于中国功夫的未来走向他持什么样的观点。我已经了解到,在西雅图读大学的时候,李小龙就曾经击败过一名日本空手道专家,使人大开眼界,并在美国使得许多人改变了对中国功夫的看法。他不喜欢绣花拳脚李小龙承认他不喜欢绣花拳脚,他认为功夫应该与实战相连。如果一种功夫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功夫。“你是否研习过外国武术?”我发问。“在比较中求进步。我个人认为,中国武术过于保守,过于迷信。如果想发展它,就要摒弃那些没用的东西。”李小龙回答说。“我们怎么才能够摒弃无用的部分呢?”我进一步发问。李小龙回答道:“我觉得,既然实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许多传统但并不怎么实用的形式就不重要了。我们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去练习这些不重要的形式呢?”“你的意思是要去除所有的不实用的花架子吗?”我追问道。“是的,”李小龙说,“但不管怎么说,对于不同的人,情况应有所区分。”李小龙认为,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同。以前,生活相对轻松闲散,你可以花费十年、八年练功也没有关系。但如今,生活的节奏那么紧张,谁又有这样的耐心呢?如果我们不能从过去脱离出来,将会一味地沉湎于过去,这对于弘扬中国功夫是毫无益处的。“尤其是美国人和其他西方人,他们崇尚的是科学和效率。他们不相信任何不科学的东西。”“可以举个例子吗?”我问道。李小龙听后微微一笑说,“比方说,中国的功夫小说中描述的内功或轻功,其实都是些神话,但现实中却有许多人相信或迷信他们,这些东西是不应该大肆鼓吹的。” 他的拳速度力量兼备我问他,是否学习过当时在美国十分流行的卡拉迪(空手道)。李小龙回答说:“我确实收集了一些有关卡拉迪的书刊和资料带。”“卡拉迪和中国功夫有什么区别呢?”我问道。“技巧上有所不同,比方说,卡拉迪中,出拳经常是这种方式。”李小龙起身演示了一招卡拉迪出拳。他的身体仅仅轻轻移动一点,但是他的出拳却是特别有力。当他出拳时,可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发力。然后他又解释说,在中国功夫中,弓步冲拳运用最为普遍。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出拳如此之快又如此有力。李小龙继续谈到,在卡拉迪中,要先将拳头放在腰部,然后随着全身的动作和力量出拳。“你怎么看这种拳呢?”我问道。李小龙又微微一笑说:“嗯,有点过
李小龙关于武术的对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