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谵妄病人的护理普外二科郁文丽2019年2月术后谵妄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复杂的意识障碍综合征,是急性、可逆性的精神混乱状态,是专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类型精神错乱状态的术语。谵妄是老年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理解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障碍及思维混乱等。谵妄的特征性表现是突出的感知障碍、恐怖性幻觉和生动的梦境、万花筒样排列的奇怪荒谬的幻想和错觉等,不能入睡,有惊厥的倾向、强烈的恐惧感和其他情感反应。多发于患者术后1~3d,持续时间为几个小时到数天。可造成病人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增加创口出血或裂开、非计划性拔管、抵触治疗、增加护理负担、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死亡等。一、概述二、临床诊断谵妄缺乏特异临床诊断性检查方法,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失眠、震颤和明显而生动的幻觉,伴有先发的或与谵妄有关的惊厥。护理谵妄筛选评分(Nu-DESC)❶定向障碍❷行为异常❸交流障碍❹幻觉或错觉❺精神运动迟缓语言或行为表现为分不清时间地点或周围的人行为和场合、身份不相符;试图拔导管、下床语无伦次、胡言乱语、缄默、不愿交流看到或听到不存在的事物、视物变形反映迟钝、少有自主活动每个症状0,1,2分,合计最高10分,评分≥2分即诊断谵妄1、年龄因素老年患者脑组织呈退行性改变,导致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改变,乙酰胆碱含量降低,可诱发谵妄。年龄越大,特别是>75岁,术后谵妄发生率越高,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手术麻醉因素高龄患者对药物反应敏感,肾功能或代谢功能异常会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使麻醉药物持续广泛地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故老年患者容易发生谵妄。目前还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全麻比局麻更易引起谵妄。但全身麻醉后谵妄患病率增高,推测是全麻后脑低氧的结果。三、原因分析对疾病的担忧,对手术的恐慌,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术后的种种不适,这些因素均可触动患者敏感而脆弱的神经,诱发精神紧张,严重者可发生思维认知紊乱,导致谵妄。,使脑细胞功能减退、代谢紊乱,引起定向力障碍、幻觉及烦躁等症状。。持续疼痛可引起焦虑、紧张及恐惧等情绪反应,从而导致成生理功能紊乱,并直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时间。患者出现瘾病样的幻觉导致谵妄某些药物可间接引起谵妄。有文献报道老年患者麻醉期应用巴比妥类和东莨菪碱药物后能抑制中枢胆碱能活动,促使谵妄的发生。如胃肠道术后常用的甲硝唑(厌氧菌抗生素)其副作用有运动失调和引起中枢神经症状。、内分泌等疾病,手术后可能导致急性应激反应,引起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发生紊乱。这些都是导致谵妄发生的可能原因。。谵妄的发生率与患者睡眠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生活环境改变、疼痛、创伤、肢体制动以及监护仪器声音等均可以影响睡眠紊乱。有研究报道这也是谵妄的一个危险因素。ICU造成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不熟悉的周围环境、嘈杂刺耳的各种警报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各种引流管、监护仪等均增加了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但是,患者自身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临床表现和分型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焦虑、言语错乱、记忆或认知功能损害,伴有不同程度的幻觉或错觉。躁狂型警觉和活动增强。表现为胡言乱语、烦躁不安,欲拔除心电监护电极或引流管,自行下床收拾东西回家;过度焦虑、烦躁多动、反应过度、警觉和过度无目的重复活动增多,如牵拉床单、肢体过度活动,甚至言语或肢体攻击。容易被家属和医务人员关注。抑郁型警觉和活动减弱。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嗜睡和沉默不语、面无表情、说话缓慢、运动迟缓、反应迟钝、精神萎靡。此型常常被忽视。混合型以上2种类型的症状在不同时出现上述表现往往白天较轻,夜间加重。五、预防与护理一、术前护理及预防(1)心理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热情接待病人,使病人入院就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减轻对环境的不适和恐惧,全面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针对老年病人的共性与个性,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支持疗法对病人健康状况认真进行评估,根据身体状况补充营养及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疾病,严密监测各项指标,使之控制在最安全的范围,方可施行手术。(3)麻醉用药及术中护理麻醉科医生术前探访病人,详细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对术前、术中、术后用药,止痛泵的药物配伍等均应针对病人的个体情况,选择用药,谨慎用药,以减少谵妄的发生。手术室护士术前做好对病人的全面了解,术中主动关心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各种反应,防止缺氧,根据病情及时调节用氧量,以减少谵妄的发生。
术后谵妄病人的护理(普外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