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别裁》的一些体会《论语别裁》是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重新诠释,,所以主要读了下册的内容(现在网上有电子书),,比如第一篇<<学而>>,第十一篇<<先进>>,,不见得就是当时编书的人立的,或许是后来的人,为了分篇,就取开头两个字,,我们现在写一篇文章的程序,是先构想好一个大体,下面分几章,立好大题目,章的下面再分几项、几点,很有条理地写下来。而古人的路线,大致上没有什么题目。真正抒情的,自己感情思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无题>>: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我不是要分析这句话,而是暑假在济南逗留一天,发现济南有一条街道命名为:闵子骞路(靠近山大东校区).原来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并且是个孝子,也许是基于这个原因吧(个人猜测).3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这句话就应了"天妒英才"吧:"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才27或28左右就死了,:“中路因循我所长,由来才命两相妨。”: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的溺爱是不可以的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高一班主任念叨的一句话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习要思与学相结合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与孔子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是异曲同工。教育精神子曰:有教无类。5长师图书馆曾经考研复习的四楼有一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此句亦来自论语: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仁,孔子讲的是对个人修养的仁,他说自己平常的言行,恭敬而诚恳,做事尽心负责任,对长官、朋友、部下,对任何人无有不尽心的。恭、敬、忠,这三个要点具备了的人,即使到了毫无文化的野蛮地区,也是了不起。6读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是幽默的,亲切的,它会一改你对孔子是不可接近的看法:(一)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一个不说“怎么样?怎么样?”的人,我真不晓得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这几句话是说一个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头脑,要富有研究性。做科学家要提问题,哲学家要提问题,处理公文,拿到手上真正用心处理,也要“如之何?如之何?”究竟这个内容对不对?实在这样吗?文字很简单,道理很深刻。(二)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孔子总是以简洁的语言讲出大道理。这就是大师的做法,像数学上一个定理,有的
读《论语别裁》的一些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