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AINVENTION&PATENT著录项目源于图书馆学专业术语。图书馆为帮助读者认识、选择文献,广泛传播文献所载知识信息,要对其馆藏文献编制目录。这项工作的基础就是对文献进行著录,编制出每种文献的项目,作为检索文献的途径和索取文献的依据。一般来说,著录按一定规则,对表示文献内容、外表形式和物质形状的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最后将这些项目记录下来。由于项目产生于著录过程之中,所以被称为著录项目。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及相关国际标准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是各国专利局为揭示专利文献中所包含的技术、经济信息特征以及可供进行综合分析的信息线索而编制的项目。一般登载于各种专利说明书的扉页、专利公报及检索工具中。由于各国出版的专利文献所用语言的不同,为使专利文献用户不受语言困惑,在不了解工业产权法、公约或协定知识的情况下也能识别和应用著录项目,提高检索和利用各国专利文献信息的效率,在20世纪60年代末,审查制专利局间情报检索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ICIREPAT)制定了关于专利文献著录项目的标准,并用一套国际承认的著录数据识别代码表示,简称为INID代码。这种代码由圆圈或括号中的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自1970年起陆续为各国所采用。1979年ICIREPAT的职能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信息常设委员会取代(简称PCPI),1987年再度更名为工业产权信息常设委员会(简称PCIPI)。30多年来,为协调各国工业产权文献与信息的出版、加工、数据交换及利用,WIPO工业产权信息常设委员会(PCIPI)和信息技术常设委员会(SCIT)负责制定、修订并通过的工业产权信息与文献各项标准、建议和指南总计50项,涉及专利、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并不断充实、完善与更新。旨在使各工业产权局和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工业产权客体的申请、审查、公布、授权和注册程序中电子数据处理的协调一致,促进工业产权信息(文本和图像)在国际间的传递、交换、传播和共享,以及促进工业产权信息的检索和有效利用。在工业产权信息与文献各项标准中,涉及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数据代码标准几经修订。最近一次修订于2004年由WIPO以《标准9关于专利及补充保护证书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公布,该标准将专利文献的著录项目数据分成9组57小项,适用于发明、实用新型、补充保护证书的专利文献著录。以《标准80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公布,该标准将包括8组47小项,适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文献著录。专利文献著录项目数据代码标准的主要内容《标准9关于专利及补充保护证书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和《标准80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著录项目数据的建议》的目的均在于全面改善对包括工业品外观设计在内的专利文献信息的利用,建议专利文献中的著录项目使用相应的著录项目数据代码,即INID代码,以便不懂专利文献所用语言,以及没有工业产权法律、国际公约知识的用户也能识别和运用。两项建议均规定了涉及文献识别数据
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解析.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