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运用生活素材提升数学教学效率.doc有效运用生活素材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摘要:数学是一项基础学科,也是一项生活学科,既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语言学科,同时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技能培养、生活常识教育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教育,忽略学生的情感认知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兴趣较低、效率不高。新时期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善于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语言、牛活化的教学情境、生活化的教学手段、牛活化的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感知。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渗透屮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38-01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数学是一项浓缩化、抽象化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能力较弱,在学习的过程屮往往对于简单的知识理解不开,导致学生学习自信心受挫,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在小学时期,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往往还源自于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只要教师的表达方式足够科学、足够简单,学生就能够很好的理解,而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就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因为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来进行知识的传递。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抓住知识重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比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一些特点、规律总结岀一些定律,运用简单的、直观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和2相乘的数的积都是偶数”,“和5相乘的数的积末位数是5或者0”……这样以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形成科学的认知,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就能够快速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还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学屮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设牛活化的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而我们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多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牛活化。让学生带着牛活问题走进课堂,使他们觉得我们所学生的内容和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最大的提升,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面积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善于进行科学估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估算房屋面积”的情境,比如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地板砖的面积是固定的,人部分是600X600,还有一些是800X800,只要知道单块地砖的面积,数一下屋内地砖的块数,就能够相对精确地估算出房屋的大小。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善于运用自身的身体部位进行测量、估算,比如小学生每步的长度是35cm左右,让学生能够通过步数来进行估算O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学生在生活Z间经常遇到,能够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三、 运
有效运用生活素材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