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要因怕犯戒而不受戒.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达真堪布发布时间:2011-4-1320:04:40繁體版 现在很多修行人都不受持戒律。有的人怕犯戒而不敢受戒,有的人不明白受持戒律的必要性。戒律就像大地一样,若是没有戒律,我们就无法修行。受持戒律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戒律有好多种,有属于世间的戒律,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大乘的菩萨戒,密乘的十八条根本戒等等,很多。但是这些戒律也不是一下子都要受。如果你守住了所有的戒,戒律圆满了,就是佛了。那个时候不受而受,都是清净的,都是圆满的,都是美好的,没有什么戒和律的分别与取舍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就佛果,所以要受持戒律。受持戒律要根据自己的根基、意乐、因缘。你修世间法,就受世间的戒;你修小乘佛法,就受小乘的戒;你修大乘佛法,就受大乘的戒;你修密宗,就受密宗的戒。真正的受戒,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若是受戒以后,内心不清净,身心不轻松,感觉有压力,那就不是真正的受戒了。你的相续、境界在哪个层次里,你就受哪个层次的戒律,不能勉强,佛没有为难你。都是自然的,修行到一定程度了,瓜熟蒂落。佛非常慈悲,佛讲的法也非常圆融。佛讲戒律的时候,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如何受戒,受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仪轨。第二个阶段讲戒条,允许的、不允许的戒条。没有绝对的不允许,也没有绝对的允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允许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必须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是必须的,讲得很细致。现在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在大乘佛法里,是以利他心为主。如果完全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不是为了自己,并且对众生利大害小的情况下,身和口的恶业都有允许的时候。大乘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若是为了众生,怎么都可以。如果你有智慧、有方便的话,受戒也不难。受持戒律不是一种苦,而是一种乐;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种解脱。你受戒了以后,也会有犯戒的时候。佛讲过,我们犯戒有四种原因。第一个就是不明理,不知道这是在犯戒,在迷茫的状态下犯戒;第二个就是在半信半疑的状态下,也知道这是在犯戒,但是不太相信,然后又犯戒了;第三个是也明白,

不要因怕犯戒而不受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