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钢琴音阶练习的心理攻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钢琴音阶练习的心理攻略谭卉在几年的钢琴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教学中音阶练习是极易被练者藐视而又“老大难”的。究其原因,不外乎音阶训练的枯燥和精细。但是没有音阶也就没有器乐,音阶训练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精细的动作技能,必须在反复训练中领悟才能熟能生巧。著名教育家加涅也曾谈到“构成理想动作技能的操作是对这种操作的重复。”谈到“练习”,加涅更是强调“所谓‘练习'应当指对程序进行重复时,必须有改进操作的愿望,应当给练习的学习‘反馈',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重复动作不具备‘练习'的含义,在这种负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基本为零。”加涅重点谈到的是儿童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中的反复。“反复”在生活中是必须的随处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动作,但在钢琴训练中却是十分耗费心智的,音阶训练就是儿童学习钢琴的第一道坎。首当其冲就得闯过“枯燥乏味”的心理关,音阶训练从表面看只是几个基本音的重复,但要求每个音弹出力度、均匀、清晰、流畅,就难了、烦了;再弹快,手指便不听使唤了,心里就更烦,一烦就达不到要求,越不合要求又愈烦,美妙的钢琴这时可能就变成魔鬼了。造成这种恶性循环的原因在于孩子开始练习音阶时,就有了“这还不容易呀!”先入为主的心理,再要求重复,心里就烦了。有些孩子学钢琴时,一般是被钢琴音乐魅力所感染而产生的追求,可在实际的练习中与理想中的美妙的音乐相差甚远,有些孩子向往的是弹乐曲和流行音乐,急于求成的心理便作梗了,这一好高骛远,重复的练习又怎能不烦?还有的孩子缺乏精益求精的良好心理品质,练到他认为基本熟练就罢手了。这不仅是钢琴学习的问题,还是一个提高心理素质的问题,如何攻克?首先,想方设法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基于儿童注意力不稳定,自制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在准确,形象的指明练习动作要领时,力求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柏西·布克在《音乐家心理学》一书中谈到“一种把枯燥无味的东西与使之产生共鸣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方法能让烦闷无聊的东西变得有趣。”孩子在一开始训练是老师要求的被动的,但一旦有了兴趣,就可能转为自发了,不会感到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他们从中发现了乐趣,随之也变得主动了,自然能很快进步。在钢琴音阶教学中,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不失为提高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在给孩子进行钢琴音阶练习中的五指练习时,可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诸如速度的提高,力度的加强与变化,节奏型的改变,奏法的更换或手指触健动作的改变等帮助孩子进行训练。如我在教学中,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就马上更换练法,我也积极参与,用吟唱和击拍来提醒孩子排除烦躁,再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提高孩子手指弹奏的力量,两手对力度不同的控制力,对节奏的感受力,特别是奏法的更换(断奏,连奏,非连奏),又能使大脑不会总是重复同一形式而不集中,增加孩子的练习新鲜感。其次,培养细心、专心、耐心的非智力品质。技能技巧的进步取决于是否朝着合乎要求的方向发展,它进步的情况要看是否受到经常的正确的训练和引导。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尽管只用了很少的练习时间,却进步飞速;但有些勤奋而盲目地练习四五个小时,效果却不尽人意,甚至越练越差。造成如此大的反差的原因在于:前者虽然只是短时间练习,但重复的是正确的东西;后者大量的练习,重复的是错误的技术。铃木镇一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告诫儿童“如果你在演奏时出了一次错误,你一定要慢速的,正确的练习这个片段三次以上,因为出了一次错误就意

儿童钢琴音阶练习的心理攻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467832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