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发育阶段与生物学特性一玉米的苗期玉米苗期是指播种至拔节的一段时间,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根系发育较快,但地上部茎、叶量的增长比较缓慢。为此,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该阶段又分播种到拔节期两个时期。1播种-三叶期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入土中,当外界的温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60%左右和通气条件较适宜时,一般经过4~6天即可出苗。等到长到三叶期,种子贮藏的营养耗尽,称为“离乳期”,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土壤水分是影响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浇足底墒水对玉米产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种子的大小和播种深度与幼苗的健壮也有很大关系,种子个大,贮藏营养就多,幼苗就比较健壮;而播种深度直接影响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壮,据试验,,出苗期平均延迟一天,因此幼苗就弱。2三叶期-拔节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玉米从自养生活转向异养生活。从三叶期到拔节,由于植株根系和叶片不发达,吸收和制造的营养物质有限,幼苗生长缓慢,主要是进行根、叶的生长和茎节的分化。玉米苗期怕涝不怕旱,涝害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苗,轻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和下扎。二、穗期阶段玉米从拔节至抽雄的一段时间,称为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的第二个转折点,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就是叶片、茎节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这一时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墩实的丰产长相,以达到穗多、穗大的目的。三、花粒期阶段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时,所有叶片均已展开,植株已经定长。这个阶段的生育特点:就是基本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阶段,出现了玉米一生的第三个转折点。为此,这一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四、玉米成熟期玉米雌花受精后,籽粒即形成并生长发育。从受精到籽粒成熟一般历时40-55天。籽粒形成和灌浆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籽粒形成期玉米受精后10-12天原胚形成,14-16天幼胚分化形成,籽粒成胶囊状,胚乳为清浆状,含水量大,干物质积累少,体积增大快,处于水分增长阶段。2乳熟期受精后15-35天,种胚基本形成,分化出胚芽、胚轴、胚根,胚乳由乳状至糊状。籽粒体积达最大,干物质呈直线增长,千粒重日增量最快可达10g左右。此时籽粒含水量开始下降,为干物质增长重要阶段。3蜡熟期受精后35-50天,种子已具有正常的胚,胚乳由糊状变为蜡状,干物质积累继续增加。但灌浆速度减慢,处于缩水阶段,籽粒体积有所缩小,干物质重量占成熟时粒重的70%以上。4完熟期受精后50-60天,籽粒变硬,干物质积累减慢,含水量继续下降,逐渐呈现品种固有色泽特征,皮层具有光泽,指甲不易划破。马齿型玉米顶端凹陷,硬粒种外表光亮坚硬。种子基部尖冠有黑层形成。玉米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日均气温在22-24℃最适宜,若气温低于16或高于25℃,则酶的活性受影响,光合产物积累和运输受阻,籽粒灌浆不良;若高温逼熟,则千粒重明显下降,减产严重。玉米收获后需要
制种玉米-生长发育阶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