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年2月第8卷第1期LingnanModemCllnicsinSurl~‘综述·杜开利综述刘尚礼审校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广州510120)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6X(2008)01—0064—02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为牛痘免疫病毒疫苗接种到家兔的皮肤组织。从其炎性组织中提纯而成的一种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其有效成分化学结构至今尚未清楚,但多项实验证实其药理作用包括:通过恢复神经突触传导功能?、保护缺氧状态下的神经元[2】、促进神经轴突生长[、改善病损神经的传导速度、促进雪旺细胞增殖[31,从而达到营养修复神经的作用;调节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ct2受体),激活疼痛下行性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以上抑制疼痛递质的释放[,抑制外周激肽酶活性而减少缓激肽的释放,缓解化学性刺激,减轻局部软组织及神经的水肿[,达到镇痛作用;抑制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放电活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末梢血循环,从而改善冷感、麻木、感觉过敏等神经症状:且对免疫器官结构及功能有修复调节作用[。神经妥乐平在日本上市40余年,国内10余年。被应用于骨科、内分泌科、神经科等临床科室的各类相关疾病。在骨科常被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损伤、颈肩腕综合征、周围神经病变、关节炎等,报道效果各有不同,现结合作者经验综述如下。1在脊柱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脊柱退变性疾病病理改变包括多个方面,如小关节增生,椎问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黄韧带增厚及脊椎稳定性下降等。这些改变都可能造成脊髓神经元的病变,脊髓轴索受压缺血以及神经根和神经节的损害等,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常见的表现包括局部疼痛、放射痛、肢体无力、麻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大部分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如药物、针灸、理疗等,临床上收到一定疗效。NTP的药理作用适合治疗脊柱退变的病理与临床表现IS】。国内作者雷哲等[,】将NTP用于颈椎病保守治疗,并观察疼痛、麻木、冷感、睡眠障碍、生理功能、社会职能等指标,结果显示用药3天后患者自觉症状开始缓解。急性期病人起效较慢性期病人快。田野等[m】选取75例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为神经妥乐平针剂静脉注射。剂量为6mlqd,连续14d;对照组30例,为El服弥可保500tid+扶他林25nagtid,连续14d,观察第1、2、4、8、12周病情改善程度,结果显示在治疗的第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未出现副反应,+弥可保。朱耀辉[11】将NTP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保守治疗。并与收稿日期:2008一O1—22甲钴铵和维生素B1治疗组对照,发现其改善疼痛、麻木、感觉障碍、无力等方面症状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内王跃文[】发现应用NTP初始疗效不理想,后来发现可能与每日剂量有关。疗效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有密切关系,一般用药2-3天后疗效才逐渐显著。林建等根据静脉用NTP剂量不同将患者分组。发现在第4天每日静脉用3支NTP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每日用1支NTP组。而每日用1支NTP组的患者10天以后的疗效优于空白对照
神经妥乐平在骨科的应用.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