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作者】黄河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国情和历史教训,一再提醒人们认识稳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思想,而且提出了许多实现稳定的具体措施。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和为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而奋斗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认真学同志关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正确处理稳定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以稳定促改革、促发展,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实现既定的目标,完成邓小平同志为我们设计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一)努力保持中同志的一贯思想。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大力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确保安定团结。”从此,“稳定”问题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1985年,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目标,就是要有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不安定,政治动乱,就不可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一切都谈不上。治理国家,这是一个大道理,要管许多小道理。”1989年2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同志把“稳定”看作头等大事,多次强调稳定的重要性,指出:“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邓小平关于“稳定”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包括了社会经济稳定,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思想稳定等。他讲的最多的是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政治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局稳定”,这是主要的。他说:“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因为只有在政局稳定的前提下,全国人民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团结一致地进行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指“政策稳定”,他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政策是实现改革、发展经济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保证,只有在基本政策稳定的情况下,改革和建设才能沿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二)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全面发展。这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常常表现为阶级斗争。但是,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并不都表现为阶级斗争。即使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以后,新的生产关系能够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这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主要不是造成社会动荡的阶级斗争,而是保持社会的稳定。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主要表现为寻求社会的稳定发展机制。这是因为,社会稳定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保证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序性,实现良性运行。二是创造社会上层建筑引导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倘若社会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人心浮动,就根本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顺利地向前发展。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仍然存在,但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结束,社会发展的主题是搞好经济建设,这就更需要一个稳定的社

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