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将“对联”进行到底 - 北滘中学校园信息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评委点评: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特色之一,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探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作者以满腔热忱探索活动课,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组织活动课,又以简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这一节活动课。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对活动的目标、过程、附件的叙述要言不繁,操作性强;对活动的回顾审视清醒客观,启发性强。教学随笔,贵在一事一议,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言简意赅。本文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活动课的范本,更为我们构思语文活动、总结语文活动作了明确的引导。“将‘对联’进行到底”活动的实践与体会陈作林本学期,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学完后,教材安排了一个“珠联璧合觅佳趣”——拟作对联的表达交流活动。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备课。下定决心要抓好这个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并尝试对简单的对联和创制对联;能力目标:以富有创意的形式去解读语文,做到内外结合,活学活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汉语表达水平;态度目标:以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参与竞争的欲望,培育其对汉语的审美情感,使其自觉继承汉语文化的瑰宝。二、。第1周—第2周,以周记为平台,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寒假春节中个人所见到的对偶联语20条以上,并相互传阅。老师讲评。。第3周—第4周,继续搜集各行各业对偶联语50条以上,并相互传阅,进一步加深感性认识。老师讲评3、激趣。第5周—第6周,搜集与对联有关的名人趣事、遗闻逸事五个以上,并相互传阅,提高学习兴趣。老师讲评。24、总结。整理一篇有关对联基础知识的500字以上的短文。老师结合故事,联系妙对,系统讲述对联常识。5、办报。要求每个同学办一份至少有五个栏目的对联手抄报。择其优秀者在年级展览传观。6、演讲。利用一节课时间,用抽签的方式抽出20位同学在多功能厅会议室就对联的方方面面谈自己感受最深与最新的东西。7、评比。活动总结,评出本次活动的优胜者一、二、三等奖15名。三、回顾审视该活动于第16周结束。本班学生受到了征集、整理、编辑、演讲、展示、评价等实践能力的训练。期中考试有关对联的考试题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感受尤深,颇有成就感。在年级走廊刊出的优秀手抄报在引起较大轰动。有的班学生或伫足观赏抄阅,或到本班借刊物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洛阳纸贵”一时。推动了对联学习的深入,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祖国传统文化的熏染。活动效果明显。通过这次活动,我有如下体会:一是语文应在教本基础上适当开展课外活动。并且应该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不能像课堂教学一样由老师当主演,否则就不是课外活动。二是课外活动应当尽量保证与课内知识的联系,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拓展视野的舞台和主阵地,如果学生失去兴趣,就应当及时调整,否则或浪费时间。三是课外活动应当结合年级教学内容和特点形成系列,甚至可以固定下来,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活动方式,提高活动效果。在这次“将‘对联’进行到底”的实践活动中,我发现,个别学生由于语文水平稍差和兴趣不浓,表现不出积极的回应,对联的搜集、办的手抄报和演讲都比较简单粗糙。这需要教师设法引导。我对少数同学的粗陋之作还是作了宽容评价、督促与及时鼓励。着眼于他们的成功之处。这样对学生又是一个爱护、促进,在明白老师的用心以后,会克服不足,对老

将“对联”进行到底 - 北滘中学校园信息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