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唐)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现存诗3000多首,其中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中的一首。题目下面原有自注:“《卖炭翁》,苦宫市也”。“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皇宫所需的物品,本来由官吏采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抓了过去。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东西两市和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百姓深受其害。名为“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写作背景读准字音鬓辗辙骑敕叱将系chìbìnjìchìjìzhéniǎnjiāng字词积累读通内容白居易的叙事讽喻诗语言通俗易懂,所谓“老妪能解”。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疏通诗意,不懂之处圈画出来,同桌之间或学习小组内交流解决。自读思考1、《卖炭翁》是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讽喻诗,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2、全诗围绕卖炭翁卖炭,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烧炭、运炭、卖炭(炭被夺)一个寒冷的冬天,卖炭翁拉了辛苦烧成的一车炭到长安街上去卖,却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品析人物形象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欣赏的诗句是——,这是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卖炭翁——。自主赏析诗人除了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体现卖炭翁的可怜外,还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他的可怜?赏析对比手法(1)自身形象的对比。(2)与宫使形象的对比。资料链接《资治通鉴》中记载:“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卖炭翁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