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习者特征分析.ppt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者特征分析一、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意义★是实现成功的教学系统设计的需要★是实现与学生特征相匹配的教学的需要教学中通常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内容起点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认知能力特征认知结构特定的知识和能力特征二、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方法★学习者认知能力特征分析分析的内容分析的依据学忆、思维、想像等方面的特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出生至大约两岁两岁至七岁左右七岁至十一岁十一岁以上(1)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认识周围世界(2)不能有效的对主体和客体作出区分(1)知觉的集中倾向性;(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主义(1)思维的守恒性、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2)能对事物的类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综合,正确的分类、排序,并进行不同的组合。;(3)儿童能进行具体事物的传递推理。(1)假设----演绎思维;(2)抽象思维(3)系统思维发展阶段思维特点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即通过他加以客体的行动和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例如一个多彩的响铃,响铃摇动发出声响引起婴儿目光寻找或追踪。这样的活动重复数次后,婴儿就会主动地用手去抓或是用脚去踢挂在摇蓝上的响铃。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特征表现最初的婴儿分不清自我和客体,儿童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地存在,只认为自己看得见的东西才是存在的,而看不见时也就不存在了。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一般在1周岁左右)。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实验开始时,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当他对这个玩具正感兴趣时,用纸板把玩具挡住,他就不再关心这个玩具了。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当处于类似的实验情景时,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幕,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遇到问题时会运用思维,但思维方式常常是不合逻辑的。在这一阶段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为说明内化,皮亚杰举过一个例子:有一次皮亚杰带着3岁的女儿去探望一个朋友,皮亚杰的这位朋友家也有一个1岁多的小男孩,正放在婴儿围栏(Playben)中独自嬉玩,嬉玩过程中婴儿突然跌倒在地下,紧接着便愤怒而大声地哭叫起来。当时皮亚杰的女儿惊奇地看到这情景,口中喃喃有声。三天后在自己的家中,皮亚杰发现3岁的小姑娘似乎照着那1岁多小男孩的模样,重复地跌倒了几次,但她没有因跌倒而愤怒啼哭,而是咯咯发笑,以一种愉快的心境亲身体验着她在三天前所见过的"游戏"的乐趣。皮亚杰指出,三天前那个小男孩跌倒的动作显然早已经内化于女儿的头脑中去了。前运算阶段(2—7岁)

学习者特征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1.86 MB
  • 时间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