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陶行知语录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学生的精神》《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72页要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好国民与愚民的大分别,也就是国民会替国家想,愚民不会替国家想。所以要做个真正的国民,第一就要有国家的思想。没有思想的行动,叫做盲动;没有思想只管闷起头来跟人跑,叫做盲从。《国民与瞎民》《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27页精神是不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们肯放几分精神,就有几分精神。不关有没有钱,只问肯不肯把精神放出来。《我之学校观》《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309页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每天四问》《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515页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自勉并勉同志》《陶行知全集》第7卷第269页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就要预备碰钉子。假使钉是铁做的,我们的头皮就要硬到钢一样,叫铁钉一碰到钢做的头皮就弯了起来;第二是要把我们的热心架起火来,把钉子烧化掉。《预备钢头碰铁钉》《陶行知全集》第8卷第55页我以为做事既修养,修养既做事。然而人何必有修养,修养又有什么好处,就普通所得,修可以丰富经验,养可以活泼精神,身体且亦因之健全,所以人人讲修养。《对于教员和师范生的几点希望》《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27页文化钥匙要使学生得到最重要的四把:一是国文;二是外国语;三是数学;四是科学方法—治学治事之科学方法。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育才十字诀》《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14页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亦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实验主义与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5页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育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460页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感情教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是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启发其自觉,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460页要改造学校的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文化的精华。要革除体罚,改良赶考,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559页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新教育》《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314页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44页学习外国文好比是配一副万里眼镜。这种眼镜,每一位追求真理的青年都应该戴,而且应该自己磨。怎样磨呢,要风雨无阻,行住不停,天天磨,月月磨。磨它五年十载,总会成功。倘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到老无成。《学习外国文》《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534页我们对于书的根本态度是:书是一种工具,一种生活的工具,一种“做”的工具。工具是给人用的;书也是给人用的。用书必有目的。遇到一本书,我们必须问:您能帮助我把这件事做的好些吗,您能帮助我过一过更丰富的生活吗,《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2页我们不但是物质环境当中的人,并且是人中人,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我的容量,也是做人中人的最重要的精神。把这几种精神合起来,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名词,就称他为大丈夫的精神罢。《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45页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
[专题]陶行知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