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教案篇一: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近代筝曲欣赏《渔舟唱晚》[设计思路]《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筝美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1(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小组合作,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全曲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接着,音乐速度加快,起旋律是从第一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从全曲看,“徵”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达了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耐人寻味。[教学目标]——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2(认识古筝: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小组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学生活动,学生交流。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3(播放《渔舟唱晚》,师生共同欣赏。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感悟音乐特点,让

[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