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8999361258什么是荷载?常见的有哪些?答:直接施加在结构上的各种力是引起结构失去平衡或破环的主要外部作用,例如钢构自重(恒载),活荷载、积灰荷载、雪荷载、雨荷载等。按随时间的变异,荷载可分哪几类?答:按随时间的变异,荷载可分为:(1)永久作用(永久荷载或恒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混凝土收缩、基础沉降、焊接变形等。(2)可变作用(可变荷载或活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如安装荷载、屋面与楼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积灰荷载等。(3)偶然作用(偶然荷载、特殊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较短。如爆炸力、撞击力、雪崩、严重腐蚀、地震、台风等。按结构的反应,荷载可分哪几类?答:按结构的反应,荷载可分为:(1)静态作用或静力作用:不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加速度或所产生的加速度可以忽略不计,如结构自重、住宅与办公楼的楼面活荷载、雪荷载等。(2)动态作用或动力作用:使结构或结构构件产生不可忽略的加速度,如地震作用、吊车设备振动、高空坠物冲击作用等。按荷载作用面大小,荷载可分哪几类?答:按荷载作用面大小,荷载可分为:(1)均布面荷载:建筑物楼面或墙面上分布的荷载,如铺设的木地板、地砖、花岗石、大理石面层等重量引起的荷载。(2)线荷载: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或条形基础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称为线荷载。(3)集中荷载:当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承受一定重量的柱子,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如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吊灯等)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某楼层为梁板结构,板的跨度为L1=5m,单向板传力。板的面积为20m2。在楼板上铺设石材地面。已知石材的重度为γ=27kN/m3,。求:楼板增加面荷载增加了多少?传到两边支承梁的线荷载增加了多少?答:已知γ=27kN/m3,d=。增加的面荷载为:Q=γ·d=27×=。增加的线荷载为:q=γ·d×20/2=。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什么?答:物体在许多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建筑工程中的杆件或结构一般处于静止状态),这些力(称为力系)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1)二力的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重合,这就是二力的平衡条件。(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和∑Y=0。(3)一般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还要加上力矩的平衡,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某点取矩时,顺时针力矩之和等于反时针力矩之和,所以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是∑X=0,∑Y=0和∑M=0。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如何应用?画出三种梁(即悬臂梁、简支梁和伸臂梁)的弯矩图和剪力图。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有哪几种方法?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方面?答: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满足各种预期的功能要求,并且要经济合理。结构的功能要求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又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什么是极限状态?极限状态通常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含义是什么?答:结构的功能要求具体有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如结构或构件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上述某项规定的功能要求时,称这一状态为极限状态。极限状态通常可分为两类:承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是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它包括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等。这一极限状态关系到结构全部或部分的破坏或倒塌,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或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对所有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施工时应严格保证施工质量,以满足结构的安全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相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的限值,它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振幅等。超过这种极限状态会使结构不能正常工作,也会使结构的耐久性受影响。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有哪几种?什么是材料的强度要求?答:结构杆件所用材料在规定的荷载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什么是杆件失稳?答: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这时一般未达到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压杆的临界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压杆的临界力大小与下列因素
建筑工程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