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类的智慧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使我们不能不由衷地赞叹人类自身的
高贵卓越。
中国人传统的智谋,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强大纽带的农业社会,代代相
传,不断充实,浸盈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中。我们的传统文化,牢牢地烙印着
智谋的印记;我们的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受它的规范;我们的整个社会生
活,全部笼罩在智谋的氛围之中。
古希腊人曾经充满自信和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中国人,
也可以充满自豪和自信地宣称:“我们是爱智谋的民族。”
中国智谋关注的焦点是宗法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生存的问题;智谋的确
立和运用,全部围绕着这个焦点展开。修身,齐家,治天下,是传统
做人的最高理想,也是人存在的意义所在。如果把这种理想和意义称作“道”
的话,那么智谋则可以被看作通往“道”的可供操作的手段。治国治人,兵
争械斗,立身处世,自我完善,无不有“术”。成功的标志,就是看如何通
过“术”的运用,接近或达到“道”。因此,中国智谋的立足点是在做人和
生存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之上,同道德有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和
形而下色彩。
科学关注的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规律,哲学关注的是人和世
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宗教关注的是精神的价值与超越,艺术关注的是人的
存在、意义和价值。中国智谋与这些关注无涉。它不去追问人是什么,人为
什么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它也不追问世界是什么,精神是什么,
世界与精神的关系,精神最终归于何处。它只知道人由父母所生,由此构成
家庭,构成社会,构成国家,因此个人必然处在群体以及由此构成的复杂社
会关系之中。人要活下去,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最最
现实的生存问题。
可以说,中国智谋实质上是一种“谋生之术”,它支配着这个社会中的
每一个人。同时,它也是古往今来每个中国人热衷关注的问题,与此有关的
著述浩如烟海,滔滔不绝。
我们的意图是,从浩繁的有关中国智谋的资料典籍中,精选出一部分与
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结合历史事例,用通俗的、讲故事的方式加以
讲述,并结合我们的理解和现代社会生活作了发挥,以便当今的中国大众了
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智谋的精华。
每则智谋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用一个典型的故事来讲述该智谋的实际
运用,然后结合该智谋的要点进行阐述和发挥,最后指出该智谋名称和故事
的来源。
我们相信,这种有根有据的通俗化解说,以及有感而发的体悟,自然会
形成自已的特色。将个条目分为权术权谋、兵韬兵略、处世涉世和应变
应对四大类,大体上包括了中国智谋的主要方面。当然,任何分类都具有相
对性。就智谋来说,几乎每一条都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吸取,并由此而归入不同的类别。因此,我们
这里的归类也具有相对性。它仅仅代表著者观照的角度,当然,也是为了方
便读者掌握而提供的一个参考。
我们所做的是传统文化通俗化和现代化的尝试。但愿我们的努力能为弘
扬中华文化作一份贡献。
著者
年月
权术·权谋
中国传统的仅术、权谋,重点集中在夺权、掌权、用权、驭臣、治人等
维护统治权的重要问题之上。简言之,它们体现了追求治天下的智慧和
谋略。
揽辔澄清,
汉宣帝励精图治
【原典】
西汉时,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儿子,他死后,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
将军霍光拥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为皇帝。但霍光很快就发现,刘贺生活
放荡不羁,成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于树又将刘贺废黜,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
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刘询的祖父刘据,本来是汉武帝的太子,由于卷入一次事变,全家被诛
杀。当时还是婴儿的刘询被一位狱官营救,才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刘询在
民间的外祖母家中长大成人。
霍光借拥立汉宣帝的功劳,把自已的亲朋好友安置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汉宣帝心里明白,但也知道自已的命运完全掌握在霍光手中,对霍光的权势
十分惧怕,只得百依百顺。
尽管霍光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但他的妻子霍显并不以此为满足。她为
了把自已的小女儿纳入宫中,用重金买通了一个女医生,把许皇后毒死。霍
光得知这件事后,利用权力竭力为那个女逸生开脱罪责。
后来,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向宣帝建议,鉴于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
专权胡为,必须采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权力。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罪行败露,真
相大白于天下,宣帝借此罢免了霍氏的官职,并重用魏相,将他提升为丞相,
封为高平候。
霍氏对魏相被重用十分仇恨,很想将他除掉。于是假托太后之命,准备
先杀掉魏相,再将宣帝废黜。不料,宣帝事先得知了这一阴谋,先发制人,
采取
【课外读物类】话说中国智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