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加速武鄂同城化进程对策研究摘要: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鄂州市作为“湖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城市之一,与武汉市无论是地理距离还是经济联系上越来越紧密,为了更快地搭上武汉市这个火车头,带动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鄂州市自身[课题项目:鄂州市2011年度社会科学联合会应用研究结项课题作者简介:赵欣(1973-),湖北鄂州人,鄂州职业大学建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与城市规划]要主动加快武汉与鄂州的同城化进程。本文试就鄂州加速武汉鄂州同城化进程提出对策,以期裨益鄂州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关键词:武鄂同城化;对策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一、引言同城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的两个(两个以上)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导致城市间的行政间隔逐渐淡化直至消失,资源和要素能够跨区域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最终使两个或多个城市达到同城效应。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城市一体化理论在我国的一种深化形式。国外研究中与同城化最为接近的是城市间一体化、城市群等问题的分析:(1898)提出“田园城市”开始,、、,对世界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国的纽约市、旧金山市,德国的莱茵-鲁尔、柏林-勃兰登堡等城市均是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国内,高秀艳等(2007)认为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的关键起步阶段,是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而桑秋等(2009)则认为同城化比城市一体化更具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就国内发展进程而言,同城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接纳,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合淮同城化、丹东-东港同城化等都已进入务实性建设阶段,包括珠澳、宁镇扬等在内的诸多城市群体也已陆续表明同城化建设意向。然而,国内同城化问题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大多数是针对沈抚、广佛、合淮等同城化建设实践地区的分析;在研究思路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本停留在地理区位、经济社会联系、产业分工等方面的定性研究以及城市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缺乏相关定量方法的应用和研究区域的创新。“武鄂同城化”所指即武汉市与鄂州市城市建设的同城化。二、武鄂同城化的基础与条件(一)鄂州城区与武汉中心城区距离近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的武汉城市圈圈层图,在武汉城市圈中鄂州城区距离武汉市中心城区最近,为52公里,比黄冈市和黄石市的中心城区分别近2公里、24公里。鄂州城区到武汉中心城区在武汉1+8城市圈中公里距离最短。(二)武鄂基础设施一体化不断推进武(昌)福(州)穿境而过,京广、京九铁路与市区相连,沪蓉高速、316国道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市区距离天河机场70公里。正处于建设中的汉鄂快速通道鄂州段,将进一步缩短武汉-鄂州的行车时间。武汉城市圈中城际铁路―――武黄城际铁路已于2009年6月开工。该铁路建成后,从鄂州到武昌只需20分钟。除交通外,鄂州其他基础设施也正在与武汉对接,如鄂州与武汉移动联通均成功开通“两城一地”业务。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将带来显著的“同城效应”。(三)武鄂经济联系日益增强作为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在内的经济流量是城市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两地客流为
鄂州加速武鄂同城化进程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