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汉魏六朝琴道疏论——琴赋史料研究之一
姓名:严可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赵后起
20080420
汉魏六朝琴道疏论琴赋史料研究之一中文摘要:关键词:严可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汉魏六朝时期是琴发展的高峰时期,琴的制造、形制、技法、琴曲以及乐学理论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和提高,并且琴被赋予前所未有的特殊音乐功能。此时期的九篇琴赋中有对琴诸多方面的描述,具有很高的音乐史料研究价值。本文以汉魏六朝时期琴赋中的史料研究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采取文献检索法、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试从琴的起源、制造、形制、演奏技法、表演形式、琴曲、琴家琴论的介绍以及美学思想与功能等方面,对汉魏六朝时期琴的发展、影响作出综合评述,从而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琴的真实状况。汉魏六朝琴赋史料研究琴道
:,瓹瑆瑆瓸南京艺术学院硕貉宦畚,琲甀瓹一,琣琺,.,,琣琾,琺琣琲.
导㈣:方丽咏学位论文储签名罗学位论文作者戥严签字日期:湓孪缛鳓期:加驴午于月日签字日期:砂孑年午月加日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人声明: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或撰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人为获得南京艺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京艺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南京艺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院博士、硕士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话:
绪论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同时,汉魏人朝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文化艺术人融合时期,音乐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多姿的景象。琴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这一时期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琴的制造已有相当的经验,从材质的选用到琴体饰物的装饰,从琴体图案的雕刻剑髹漆,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琴工艺;琴的形制也渐趋定型,琴徽的出现对琴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演奏技法有了大幅提高,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左右手的演奏技法体系;琴曲的记载也十分的丰富,此时期流传着大量的琴曲作品;出现了不少专门以琴为题的理论著述,并且琴被赋予了独特的功能内涵,成为这一时期文人雅士的特殊符号。这些情况的出现,使琴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艺术门类,人们琴的各个方面也都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琴在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选用“琴道”一词作为题目的原冈有四:一是“琴乐”、“琴学”等词作题目不是非常恰当。考虑“琴乐”的概念主要是从琴的音乐、曲目和演奏来讲,范围较窄;“琴学”一词范围较宽,但比较侧重于理论、思想。并且从本人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琴学”字样是在十七世纪清康熙年间庄臻风著的《琴学心声》,后来“琴学”一词才逐渐被广泛应用,如沈珀继之著《琴学正声》,张鹤在同治三年刊发的《琴学入门》。这是近代人们对琴研究的说法,不太适合用丁对汉魏六朝时期琴发展研究的概括。二是“道”字在《汉语大字典》和《辞海》中都有门类、方法、技艺、规律的解释,并且归纳为“系统”之意。这种含义的范围』“泛,既可以对整体予以概括,又可以对每一部分的发展进行解释说明,能够充分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各种关系。三是现如今也有对一些技艺门类以“道”为题予以概括,如“茶道”,这里的“道”既包括技艺,也包含思想体系与外延文化。四是在东汉桓谭《新论》中的第十六章就是以“琴道”一词为题。其中有对琴的起源、形制、琴曲、琴人、琴的美学思想等方面的描写。综合上述,笔者认为“琴道”既能够涵盖琴的各个方面,又可以体现出琴发展的过程,并且可以系统的进行归纳总结。本文选用“琴道”一词,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尽量的切合汉魏六朝时期的实际情况,更好的还原当时琴发展的原貌。“赋”原本作为《诗经》六义:“风、赋、比、兴、雅、颂”中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而言,后来才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体裁形式。在汉魏六朝时期“赋”作为一种重要的写物、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深得当时文人的喜爱,这一时期的文人大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甚至不少人为此花费了一生的精力。这就有了数量众多的赋文作品,汉魏六朝成为了“赋”这种文学体裁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那些具有相当音乐素养的文人,也竟相以“赋”这
汉魏六朝琴道疏论——琴赋史料研究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