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序 言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二)基本经验二、“十二五”发展环境(一)国内外环境(二)优劣势分析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三章推动产业升级一、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一)汽车产业(二)钢铁产业(三)机械产业二、培育壮大两大新支柱产业(一)化工产业(二)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三、改造升级四个传统优势产业(一)食品产业(二)建材产业(三)造纸产业(四)日化产业四、大力发展三个新兴产业(一)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二)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三)生物和制药产业第四章优化工业布局一、突出一轴:工业向东发展主轴二、完善两区:两个老工业集中区三、打造两带:统筹城乡发展南北工业带第五章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着力打造两大千亿产业集聚区(二)大力发展特色园区(三)不断完善园区建设(四)加快中心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二、促进企业升级发展(一)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提高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二)建立技术创新投入新机制(三)强化“产学研”联合(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四、努力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加强节能管理(二)推进清洁生产(三)发展循环经济五、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一)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二)加强“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二)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业(三)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四)推动发展中介服务业(五)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六)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第六章 加速信息化发展一、加强信息基础建设(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二)加快全市性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体系建设(三)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二、完善政务信息化(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二)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门户服务体系(三)推进高效协同的城市管理信息化三、推进社会信息化(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三)持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化(四)切实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五)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第七章 完善支撑体系建设一、加强用地保障体系建设(一)保障工业用地(二)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三)加强城市用地储备二、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一)加大电源开发(二)完善电网建设(三)加强用电管理(四)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建设三、加强交通保障体系建设(一)推动铁路交通建设(二)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三)加快水路交通建设(四)积极发展民航交通(五)优化市内交通体系四、加强工业投入保障体系建设(一)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服务与协调(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四)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投资五、加强工业人才保障体系建设(一)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二)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四)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第八章强化对策措施一、着力推进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一)加强组织领导(二)实施重点突破(三)加大支持力度二、加大招商引资(一)以项目为核心统领招商策划(二)围绕三个方面转变招商模式(三)突出四个重点创新招商方式三、扩大对外开放(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二)推动产品出口转型升级(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四、加强政策支持(一)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二)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三)制定完善政策五、营造良好环境(一)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三)创造和维护诚实守信市场六、加强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二)健全规划管理(三)完善责任机制序 言《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国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纲要、《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编制。本规划在总结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前瞻性、指导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原则,围绕建设“工业名城”战略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优布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走有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规划旨在阐述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方向,是未来五年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柳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