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罗田县交通物流发展规划(2011-2015年)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新兴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家、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强力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按照“三年明显变化,五年大变化,十年跨越式发展”的物流发展目标,促进全县物流业快速发展,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定本规划。一、罗田县物流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1、基础设施大幅改进,为物流发展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县抢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大了交通设施和物流建设力度。318国道、武英高速公路贯穿县境,境内高速公路29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90公里,距浠水码头70公里,距京九铁路60公里,已形成公路、铁路、水运无缝对接的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至2009年底,全县拥有货运车辆2798台,其中大型平板集装箱车25辆,甩挂车18辆,专用液体运输车69辆。全县完成货运量92357万吨,货运周转量84736万吨公里。其中专业运输公司12家,车辆115辆。2、农特产业呈现规模化,为发展物流奠定基础。罗田县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到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板栗、甜柿、蚕桑和中药材农特产品为支柱的产业。罗田板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加工的板栗衍生品以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板栗园区总面积已达到100万亩,,,为我县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物流企业发展较快,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缺少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综合优势和整体功能,给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带来较大制约。二是物流企业的数量较多,但个体运输占绝对比重,尚未形成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三是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多以传统的运输经营货物配送为主,效益低,运输工具以普通货车居多,采取的运输方式也较单一。四是市场信息不通畅,缺乏以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物流及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五是市场规模化程度不够,监管力度不大,超载严重、安全无保障、诚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固。六是现代物流专业人才不足。物流企业尚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能够从事专业物流设计、规划,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服务功能的人才不够。七是农村物流现代体系没有建立、创业素质不高、物流手段滞后、开发机制不活、思想认识不够。(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有利条件1、交通便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是物流的基本条件。在近期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提出,策划实施对外交通的“531”工程。即五条高等级公路,麻阳高速,武英高速至合肥的连通,县城至黄石、至黄州的出口公路升级为快速通道,提升环绕大别山核心景区公路等级;三条铁路,争取武杭铁路途经罗田,随麻安铁路早日动工建设,武汉城际铁路延伸至罗田;全力争取大别山旅游机场尽快立项。同时提升境内公路等级,改善路网结构,加大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力度,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交通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性基础保障。2、物流业有一定基础。近几年来,我县物流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新的现代物流理念逐步形成。一是全县拥有托运、配送、快递等小型物流企业近15家,从业人数600多人,其他运输业从业人员1500余人。二是大量工业原材料的进出与产品外销,农特产品产量逐年增长。为物流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货源。三是我县长途客运通达全国近十个省份,为客运货代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部分客商发现罗田发展的商机,开始规划建设综合物流园区,着力搭建我县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平台。3、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台实施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规划实施,为我县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国家把物流业作为十大调整和振兴产业之一,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要建成的九大物流区域,其中就有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省政府也制订了《湖北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近期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规划也将出台,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多项好政策的出台,为我县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总体部署,以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和“大别山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改革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构建节约经济、高效便捷、服务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罗田在武汉城市圈内和大别山经济试验区的经济融
罗田县交通物流业发展规划NEW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