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的港湾摘要家庭本应是在社会中沉浮的人们心灵的“避难所”,具有生育、经济、教化和关怀功能。夫妻双方也本应相互扶持、相互关心和彼此信任。但是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却一直延续到当下的家庭生活中。其中,婚姻暴力是最为常见的家庭暴力,它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产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既有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原因,又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居住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试从不同的视角探析婚姻暴力产生的根源。关键词家庭暴力婚姻暴力家庭根源作者简介:孙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250-02家庭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家庭的稳定关乎到每个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个体心灵停泊的港湾。如今,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夫妻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主体关系,给个体、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子女成长、社会关系的稳定以及个人身心健康等。比起亲子暴力,婚姻暴力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本文着力探析的便是家庭暴力中的婚姻暴力成因问题。一、婚姻暴力概述(一)婚姻暴力的界定家庭暴力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人权问题。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背景之下,家庭暴力都普遍存在。婚姻暴力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据世界银行调查,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在美国,据联邦调查局报告,每15秒钟就有一名妇女遭到其丈夫、男友或伙伴的殴打”?。我们可以将婚姻暴力界定为“泛指伴侣、配偶、夫妻等两性亲密关系暴力,是异性伴侣之间各种形式的身体、心理、精神和性等方面的暴力伤害行为?”。根据婚姻暴力的手段,婚姻暴力可以分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根据作为和不作为可以分为冷暴力和非冷暴力。(二)婚姻暴力的特点婚姻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婚姻暴力发生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发生婚姻暴力的主题也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之间,除了当事人之外,别人很难知道内幕。在我国,“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遭遇婚姻暴力的多数个体,在外人面前羞于启齿、刻意掩盖,导致婚姻暴力现象得不到及时制止并持续存在。婚姻暴力发生主体具有特定性,具有亲密的熟人关系的性质。婚姻暴力的施暴者和受暴者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他们朝夕相处,具有深厚的感情。婚姻暴力的发生又具有复杂性。每个家庭发生婚姻暴力的原因各不相同,都与其特殊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中每个人的性格、职业、境遇等等有关系。婚姻暴力具有持久性和循环性。为了家庭的稳定生活,受暴者往往忍气吞声或者不断宽容。于是,婚姻暴力便遵循着“争吵―暴力―道歉―接受道歉”的规律循环着、持续着。二、婚姻暴力产生的外因(一)时代变迁下的文化环境婚姻暴力的存在与时代变迁下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几千年来,父权制和男权意识在全世界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受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女弱男强”的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女性则是从属于男性的“第二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和奴隶,丈夫对妻子施加婚姻暴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平等观念的树立、社会上政策对女性的倾斜,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在职场锻炼和公共空间的活动中,她们在知、情、意、行方面的交流远比
守护心灵的港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