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型)型和P(胰型)。、腮腺疾病外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炎、小肠梗阻、消化道溃疡穿孔、异位妊娠、恶性肿瘤等也可出现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唾液型)型和P(胰型)。、腮腺疾病外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炎、小肠梗阻、消化道溃疡穿孔、异位妊娠、恶性肿瘤等也可出现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患病组织含有淀粉酶,在炎症时通过各种途径入血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但至今国内外对于各种人体组织淀粉酶含量的研究报告甚少。我们收集了部分正常人体组织,经匀浆后测出匀浆上清液中的总淀粉酶(Amy)活性,并用抑制法测定唾液型和胰型淀粉酶同工酶(S-Amy和P-Amy),从而为探讨临床上血清淀粉酶增高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1 材料 仪器 BeckmanClinicalSystem700型生化分析仪。高速台式离心机,KD-300组织匀浆器。 试剂淀粉酶活性测定采用上海长征公司淀粉酶试剂盒(PNPG4法)。淀粉酶抑制物,为小麦唾液淀粉酶抑制蛋白,由上海长征医院临床酶学研究室纯化和提供[1]。 材料和样品采集意外死亡的正常人3名,2名男性分别为25岁、28岁,1名女
淀粉酶及其同工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