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摘要:本文从建立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法律法规、构建“信贷、证券、保险”三位一体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民间四个层面共同推进、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空间五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关键词:绿色金融发展策略推进金融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业务运营引导社会资源正向配置,革除诸如“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等发展模式,重视金融与经济和环境的有机协调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的新型金融发展形式。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单独发布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与《绿色信贷指引》,中国保监会联合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对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与美国、欧洲、日韩等绿色金融发展较快的国家相比,我国绿色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亟需进一步深化。一、建立绿色金融制度框架针对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处在不断探索阶段,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以促进其不断深入发展。一是要构建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体系,以总体发展规划为抓手、专项规划为补充、各规划紧密配合的中长期完整体系。二是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绿色金融信息数据库,使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公众和环保部门共享信息。三是要完善绿色信贷、资本、保险市场多层次发展的制度细则,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明确绿色金融目录及发展标准。四是要建立绿色金融考评制度,确保绿色金融制度的贯彻与执行。五是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实践监管体制和环保信息沟通机制,逐步确立部级联席会议制度,避免部门间职权交叉所引发的管理制度遗漏。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已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一是制定一部涵盖范围广泛的《绿色金融法》,规定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作为绿色金融法律体系的主体法。二是处理好各绿色金融部门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完善相关约束和激励机制,强化现有立法的法律责任条款。三是加快绿色金融主体法和部门法之外其他法律的“绿色生态化”,在制定和完善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时,充分考虑从法律措施上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四是地方在国家立法的框架内,制定适合自身特色、可操作性强、能有效促进本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标准。三、构建“信贷、证券、保险”三位一体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启,金融业需要构建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三位一体并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一是绿色信贷要以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关注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为其核心发展要旨,在实践中对节能环保、低碳循环产业重点给予信贷支持。将环境因素落实到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绿色证券要不断加强境内外上市企业融资的绿色信息披露。将环保核查作为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强制性要求,利用环境绩效评估及环境信息披露加强对公司上市后经营行为的监管。三是绿色保险要建立起全国环境污染数据库。除了环境污染责任险外,扩大支持清洁能源等低碳产业技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