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姚老和他的《李自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姚老和他的《李自成》————————————————————————————————作者:————————————————————————————————日期: 姚老和他的《李自成》-中学语文论文姚老和他的《李自成》 ◎王庆生姚老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也是我们敬重的老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姚老就在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我们讲授“中国新文学史”,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胸有成竹的潇洒风度,我们至今难忘。此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接触姚老的机会不多,直到70年代后期,姚老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我和张永健教授作为他的副手,与他有了较多接触。姚老在同我们谈话以及在学会年会的多次讲话中,都谈到他对中国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看法,谈到学会工作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取向,谈到创作《李自成》的情况,这些都使我们深切感到:姚老不仅是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位生性耿直、具有高尚品格的导师。姚老一生历经磨难,命运多舛。而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奠基的《李自成》,是在姚老被划为“右派分子”之后开始创作的。当时他的处境十分困难,意想不到的无情打击,使他陷入痛苦的深渊。面对灭顶之灾,姚老没有沮丧、没有放弃,而是直面现实,重新燃起创作的火焰。如他在《咏怀七律》中所说:“曲折征途志不违,艰难长夜化朝晖。争鸣误信春风暖,摧折真知霜雪威。”“三百年前悲壮史,豪情和泪著新篇。”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版了《李自成》第一、二、三卷。《李自成》的出版,开启了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先河,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上面说报刊不发评论《李自成》的文章,发行要“控制印数”,但两卷本的总发行量达到410万套,如按三卷共计8本计算,总印数为3200万册。如此巨大的发行量,在当代历史小说中是空前的。有许多读者看后不忍释手,读了多遍。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看了第一卷后对作家夏衍说:“这本书写得很好,十分吸引人,我简直是一口气读完的,建议你也看一看。”夏衍看后说:“《李自成》不仅是建国以来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画出了一个灿烂的历史画卷。”作家秦牧说:“读《李自成》是一顿精神的盛宴,有一种艺术享受上的巨大的快感。它真是波澜壮阔,鞭辟入里,荡气回肠。”从这些反映中使我想到:为什么一部历史小说产生这么强烈的效应,在读者中掀起这么大的情感波澜?《李自成》创作的成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呢?在我看来,一部作品的成功,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作家的创作理念、创作准备、创作心态对作品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创作理念看,姚老深知“写长篇历史小说,在我国新文学运动史上是开辟新领域、新途径的工作”,他在《李自成》创作伊始,就把开创性作为追求的目标。自始至终,坚持不懈。作家是文学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创造,是作家的神圣使命,也是“区别天才和单纯的才能或才赋的界线”。古今作家都强调创造在文学中的意义,要求作家“脱窠臼,重创造”、“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在写作《李自成》的过程中,姚老始终把创造作为自己的执着追求。他说:“《李自成》的开创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历史,并通过艺术来反映历史;二是把长篇小说作为一部百科全书来写,写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三是将作者的美学思想充分体现在小说里”。应当说,姚老提出的这些

姚老和他的《李自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805
  • 文件大小242 KB
  • 时间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