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解开的张灵甫死亡之谜孟良崮战役中,国民党中将师长张灵甫早已盖棺,可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他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并出现了多个版本。1947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及副司令员粟裕的直接指挥下,集中一、四、六、八、九纵队优势兵力,向盘踞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山区美械装备精良的国民党74师发起猛烈进攻。激战至16日,国民党军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3万余人被全歼,其中将师长张灵甫也一命呜呼,命归黄泉。他的死因成了一宗扑朔迷离的悬案。2001年,曾为张灵甫验尸的江苏省如皋市离休干部盛政权在《战将陶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一书中发表了《陶勇司令员命我为张灵甫验尸》的回忆录。随后,笔者对盛政权老人进行了跟踪采访,写成历史资料《受陶勇之命为张灵甫验尸》,相继被《解放军报》、《中国档案报》、《军事史林》等报刊刊发或转载,从而又一次引发张灵甫死因的争论。近年来,笔者追本溯源,查阅不少历史资料,发现对张灵甫死亡的叙述有多个版本。击毙说,子弹直穿心脏击毙身亡当年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陶勇的保健医生盛政权,随军参加了孟良崮战役。《陶勇司令员命我为张灵甫验尸》回忆录是这样叙述验尸场景的:在孟良崮战役的告捷声中,设在山下的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部指挥所频频接到战斗前沿打来的电话,说张灵甫自杀了。“是自杀吗?”随后,陶勇带着我和警卫班20多人连夜上山,寻找张灵甫尸体……找到尸体后,陶勇司令员命令我验尸。4名警卫员协助验尸,4把手电筒将尸体周围照得通亮。张灵甫尸体躺在山坡上(头朝山头,脚向山下)。他身着一套美式将官制服,头戴大沿帽,身材魁梧,四方脸,浓眉毛,面色如土,硬梆梆的尸体一动不动地躺着。我一丝不苟地进行着验尸。我首先检查头部,发现除左面颊擦去一块皮外,其他无伤痕。我解开张灵甫胸前钮扣,发现其前胸有两个枪眼,子弹是直穿心脏从后背飞出的,躯体倒在血泊里。我反复检查枪伤,判断两枪眼均是200米外远距离射击的致命贯通枪伤。枪眼口径较小,符合我军战士使用的美制“加拿大”冲锋枪口径。按惯例,国民党高级将领自杀,一般都惯于用手枪打太阳穴,而张灵甫头部无枪伤;退一步分析,就是张灵甫当胸开枪,也难以连发两枪形成两个枪眼,况且衣服上没有火药燃焦的痕迹,故排除了自杀。验尸结论为,张灵甫系被我军击毙身亡。我将验尸结果报告给陶司令,并详细说明其理由。陶司令满意地点点头:“我说他不会自杀的,他想突围逃命,才落得这个可悲的下场,该死,他该死!”当晚9时许,原班人马顺利返回四纵队指挥所,陶勇即将验尸结果电话上报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陈毅满意地答复:“好,很好!”数日后,延安的《解放日报》报道了张灵甫被我军击毙的消息,从而纠正了张灵甫自杀的错误说法。有关张灵甫击毙说,也出现过不同版本。有的说子弹从左后脑射入,右下颚穿出;有的说胸部中多弹,头部无伤痕;有的说腰部中弹,当场未死,被抬去抢救未果,等等,遗憾的是各人所描述的情节矛盾重重,不能互相印证自圆其说。此外,对击毙张灵甫的部队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第四纵队,有的说是第六纵队。另外,单是验尸,不同的人就说出了不同的结果。而最可信是194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的记者纪实报道:“蒋介石嫡系精锐主力军第一个美械师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已为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国武器击毙。”“尸首查出后,经被俘之该师辎重团上校团长黄政、五十八旅一七二团上校团长雷励群及张灵甫之侍从秘书张光第等人前往辨认,确证张氏后脑被汤姆枪弹炸烂,血与脑浆均已干涸。……人民解放军已备棺代为埋葬,以待张氏家属前来领柩回籍。”此张灵甫“被击毙”说一度广泛出现在中共的各种宣传材料当中。炸死说,喊话求救时被手榴弹炸死时任六纵特务团副团长的何凤山在《革命回忆录(第14辑)》的《攻占孟良崮击毙张灵甫》(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一文中描述了张灵甫被手榴弹炸死情景:在这关键的时刻,张灵甫作了最后的垂死挣扎,又组织所有的残部及警卫部队、随从人员千余人,向我们反扑过来。我们以轻重机枪组成的火力向敌猛射,掩护三连向孟良崮主峰北侧山洞张灵甫指挥所冲击。三连先头部队在指导员邵志汉率领下冲到山洞口,与敌警卫队长相遇,杀伤了冲出洞口之敌二十余人,我亦伤亡十余人,邵志汉同志也英勇牺牲。攻占洞口之后,我军以机枪、汤姆枪、手榴弹向洞内扫射、猛投,然后喊话命令投降。敌报话机台长回话:“你们不要打了,张师长刚才向蒋委员长喊话求救时被手榴弹炸死了”。当我们进洞后,果然发现张灵甫的尸体倒在报话机桌前,副师长蔡仁杰、第58旅旅长卢醒、副旅长明灿、第57旅团长周安义也被我击毙。就这样,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第74师,被我军迅速、全部、干净、彻底地被歼灭……在我部队撤出战斗向北转移时,我命令部队将张灵甫的尸体用担架抬着随部队转移,两天后将它埋在山东沂水野猪旺村后
难以解开的张灵甫死亡之谜.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